关闭窗口  
 

需要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的反思,以及研究方法的探讨,许多代表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罗岗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从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变化问题着手,围绕当代中国文学对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影响,以及“青春写作”等问题,认为在面对当代文学问题时,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产生很多有意思的话题,而且能够超越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对我们重新思考和发现当代文学问题有所帮助。陈子善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以对鲁迅日记中某一天及现代作家的笔名问题等研究为例,强调文学史料整理及研究与作家个性心理,以及文学史真实与鲜活的关系。王泽龙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也以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性研究等问题为例,认为文学的本体性研究是最基本的及实是求是的研究。陈思广副教授(四川大学)就当代战争小说的研究及其反思指出,应当以更为深层的眼光重新审视战争历史,挑战过去的伦理关系。陈方竞教授(汕头大学)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有许多问题,如学术研究的压迫感、感情投入强烈及缺乏整体思考等,造成了学术思维方式的绝对化,需要亟待解决。卢洪涛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从文学批评方法多元化等角度,提出了西北地区“国统区文学”研究新的思路及论题。杨迎平教授(南京晓庄学院)以《新青年》的戏剧改良研究为例,强调原始资料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唐晴川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通过对近年来女性文学研究现状的考察,认为女性文学真正能够被中国现当代文学接纳的可能性问题。张积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也从现当代文学研究史料史实的发现及整理角度,指出重视阅读原著原刊与原始资料的发现及整理、分析与鉴别,与还原历史的真实并解释历史的重要关系。周燕芬副教授(西北大学)围绕“十七年文学”的研究现状,认为它不仅是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学术生长


上一页 <<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