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散文发展古代散文

一、关于散文史的众多著述

 郭预衡的《中国散文史》

* 陈柱的《中国散文史》

* 林非的《中国现代散文史稿》

* 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

* 范培松的《中国当代散文史》

* 张振金《中国当代散文史》

缺憾:

第一,郭预衡的本子,陈柱的本子,都是研究文章发展的,时间从文字初始直到明清,内容包括一切文体,实用的,论辩的,审美的等等,——实为古代文章史,而非散文史。

第二,林非的本子,俞元桂的本子,都是研究现代散文的历史的,只限于现代这一个历史时段——属于断代的研究。

第三,范培松的本子,张振金的本子,都是研究当代散文史的。

第四,上述所有的研究,都是史的研究,都是就文本谈文本,就文体论文体,没有结合文艺思想,没有结合文化思潮,去揭示文体何以如此,即没有找到散文发展演变的深原因,只有史的因素,没有论的思考,其深入性是不够的。

二、先秦——艺术散文的结胎期

从殷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文章由简而繁,由质而文,由简单记事到长篇大论,由官府独占到百家争鸣,从而形成了第一个文章高潮。

然而,对于艺术散文来说,先秦时期只是它萌发结胎的时期。值此,中国艺术散文的精神基础就已经奠定了——表现,真诚的表现!

(一)先秦艺术散文产生的基础

1、脑力劳动者的出现

从殷商到春秋战国,中国社会出现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社会大分工,造就一批脑力劳动者,从而为艺术散文的萌发提供了表现的主体。

第一次大分工,分离出中国最早的脑力劳动者。

第二次大分工,社会分为十个等级,脑力劳动者的数量和作用都明显增加。

第三次大分工,形成专职的脑力劳动的知识阶层——“士”。

经过先秦社会的三次分工,中国社会成员的第一次大分化完成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完全分离,中国第一批脑力劳动者出现了。

脑力劳动者的出现,对艺术散文的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样一批高素养高品格的人介入文学,使中国文学有了整理研究文学并参与文学创作的专门人才,使口头文学得以记载于册,便于文学的删改推敲和熔冶锤炼。从此,中国文学原来仅由劳动大众口耳相传的状况得以改变,中国文学的自发性、盲目性、口头性、大众性和通俗性的特征也逐渐被自觉性、书面性、专业性、艺术性所取代。

蓝开祥说:

“……虽不是所有的士阶层人物都能著书立说,但真正立说的却都是士阶层人物。因而士阶层人物在促进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繁荣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分工,没有士阶层人物从东方地平线上涌现出来,没有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鼓励,是不可能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繁荣盛况的。”

(蓝开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繁荣的原因》,见《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年第4期,P126。)

2、诗文的发展

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两大主潮——诗歌和文章迅速发展和完备。

诗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不仅仅限于诗文自身,它对中国文学的诸多品类的萌发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尤其是对艺术散文的萌发提供了厚实而肥沃的文化土壤。

没有诗文的发展,就没有先秦艺术散文的萌发。

① 文章的发展

文章沿着三个方向延续发展,一是记事之文,二是说理之文,三是传奇志异之文。

一是记事之文。说理之文包括巫卜记事和史家记事两类。

史家记事都是史官造写的典册和钟鼎彝器的铭文,也有一些是野史和杂史,还有《春秋》、《国语》、《左传》等。

记事之文历来被冠以“历史散文”的名号。其历史散文的“散文”一词,与我们今日所言的散文一词,绝非同一概念。

二是说理之文。最早的说理之文是《易传》,此后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诸子之文历来被冠以“诸子散文”的名号。其诸子散文一词,与我们今日所言的散文一词,绝非同一概念。

三是传奇志异之文。其典型著作是《山海经》。它对唐代传奇的影响颇大,有人说它是中国小说的早期胎芽。

先秦文章的这种发展,为中国艺术散文的萌芽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先秦文章的成熟与发展,没有其在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诸方面的成果和经验,那么文学与史学哲学的彻底分家将是不可能的。艺术散文也就失去了萌发的土壤。

② 诗歌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诗歌得以成熟,出现了北方现实主义和南方浪漫主义两大主潮。

北方现实主义潮流的代表是《诗经》。它有三个方面特点:

第一,浓厚的表现性。

第二,擅长于比兴。

第三,富于音律美和节奏美。

南方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是《楚辞》。它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浓厚的艺术表现性。

第二,极工描写,善于铺张。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文字的产生发展,诗歌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这种局限对于文人来说可能尤显突出,他们发现仅仅用诗歌来表现情感,已远远不能满足自身情感表现的需求,于是,就自觉不自觉地尝试着突破诗的形式,寻找新的表现形式,这样一来,篇幅加长了,内容增加了,句式灵活了,韵律变通了,韵语中杂有散语,长短句交错,种种这些突破,无形中构成了向“文”靠拢的趋势——诗的情韵美与文的丰富性被融合为一体。

(二)艺术散文的胎芽

1、《老子》

《老子》中的某些充满了强烈情感的片段,是先秦艺术散文的不可忽视的叶片。

比如十八章中: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民,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批判现实社会是一种不满情绪的表现,而虚构理想社会同样是一种不满情绪的表现,这段文字就是通过对结绳时代的留恋,通过对家和、国安的向往, 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和鞭挞。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说:

“然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

郭预衡说:

“《老子》是哲理文章,谈玄论道,本来不必抒情。但是,综观全书,五千言中,也时露感情色彩。”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版,P30。)

2、《庄子》

透过《逍遥游》的字句的背后,可以看到它所表达的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否定,可以看到它所表现的渴望自由和光明的浪漫情怀那些描绘的文字并不是为描绘而描绘,那些充满理性的文字,也并不是为言理而言理,它们都在指向作者的心灵内心,是作者情怀的真实体现。

《逍遥游》不仅是充满感情的,而且它的情感内蕴是积极的,而非悲观的;《逍遥游》中有着浓郁的情感表现性和突出的文学形象性,情感的表现性与文学的形象性的结合,使它成为先秦艺术散文的一个叶片。

3、屈原、宋玉的赋体杂文

《楚辞》之中收集的并不全都是诗。有的近于诗,而有的则更近于文。像《天问》《渔父》《卜居》《高唐》《神女》《风赋》《对楚王问》等,从构思和结体上来看,更近于文的特征,因此,郭预衡把它们统称为赋体杂文,他认为,“在散韵不甚区分的时代,屈、宋这类赋体杂文,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文章形式。”

《楚辞》中那些融诗文因素于一体的篇什,有的是先秦艺术散文的胎芽,有些甚至是很典型的艺术散文雏形。

南北两区气候地貌的差异造成了中华民族气质的两大主色调,即南方长江流域诸民族具有神秘的、冥想的特征,他们自由奔放,富于浪漫气质,对世界的认识偏于主观方面;而北方黄河流域诸民族则具有功利的、实际的特征,他们谨严庄重,富于现实精神,对世界的认识偏重于客观方面。

中国古文化就是在这两大主色调上孕育产生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长江流域的南方古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北方古文化这两大文化板块。

朱维之在《中国文艺思潮史略》中说:

“气质既然不同,在学术思想上也自然形成了两种各异的倾向来,在古代哲学上北方孔孟,和南方老庄相对;在文学上诗经和楚辞相对。后代的戏曲则有南曲戏文和北曲杂剧的相对。在绘画上则有南宗北宗。……在书法有北碑南帖两派。”

(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P11。)

南方古文化中存有较多的表现艺术的质点,这些质点恰好为以艺术表现性为核心、富于内视特征和情韵美的艺术散文提供了孳生繁衍的基础,从而使先秦艺术散文的胎芽多见于南方。

朱维之指出: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颗文学明星,光辉灿烂,可与日月争光,比之世界任何国家的最大的诗人都无愧色。而当时的北方却没有这样伟大的作家出现,只是保守着几百首民间歌谣为至宝罢了。”“散文方面如孙子、老子、庄子等为中国古代散文放万丈光芒的作品,实不可多得。北方作家中荀子那样有组织有文采的深刻的作家,也是受过南方文学的洗礼然后产生的。因为他久处楚地,老死于楚,著作于楚,并曾染指辞赋。”

(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P31。)

南方文化与艺术散文之间具有某种天然的联系。

4、记史之文

这类文章绝大多数是纯粹记史的实用性文章,不过其中也还有一些文章并不是纯粹的记史,它们既有记史的实用因素,也有表现艺术的因子,记人叙事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历史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情感表现性。它们是先秦艺术散文的胎芽,开创了中国艺术散文记人叙事的先河。

比如《国语·周语上》“召公谏弭谤”一段: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该文表达了一种情绪,它借助一个故事的记述,表达了人们对虐王暴君的不满,对君圣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尽管文中没有直接表现情绪的字句或段落,但在冷静的叙事背后暗含着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是通过故事的叙写而被暗示出来的,不是作者特意地指示出来的。

暗示作为一种表示题旨的重要方法,在先秦文章中被屡屡用及,而在记史文章中则运用得更为普遍和巧妙。一些记史之文,既记述史实以达备忘之目的,又表达和暗示一种情绪,寄托一种情感。这些记史之文,在中国文章发展史中堪称是实用文的前驱,在文学发展史中又开文学记人叙事的先河,是艺术散文记人叙事的胎芽。这些胎芽在《左传》《战国策》等记史著作中时有显现。

(三)先秦艺术散文的特质与不足

1、特质

中华文化从一开始诞生就呈现出多元的态势——北方古文化与南方古文化两大板块,北方艺术散文与南方艺术散文两大阵营。因此,我们讨论先秦艺术散文的特质,分别论述和研究南北艺术散文各自的特质。

① 北方艺术散文

北方艺术散文是北方民族精神的结晶。北方艺术散文产生于寒冷干燥的北方平原,它不可避免地带着北方民族精神的烙印,其特质有:

第一,以暗示方式表现情感,有深沉蕴藉、博大恢闳之气。

对情感的表现主要采用暗示的形式,并没有直陈明述,然而正是因为没有直陈明述,才没有把它的内蕴限定在由一些固定的符号组成的字句之中,使读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情感积累,去补充和完善没有明述的内容,从而扩大、加深和丰富了情感内蕴。

语言是有限的,暗示是无限的,北方艺术散文表现情感主要采用的是暗示的方式,从而使北方艺术散文意味绵长,耐人咀嚼。

北方艺术散文的这一特点,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明清以来的叙事记人的文章大多是承续着这一脉线而来的。

第二,情感意象的现实主义特色。

北方艺术散文与南方艺术散文在选择意象方面便存在了较大的差异。

北人历来务实,北文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展示和再现,北方文学也以现实主义为文学之主流,由此,北方艺术散文便充分体现了北方文学的现实主义特点,其情感意象大都是客观世界真实存在的可见可感的东西,或实物,或实人,或实事,通过再现客观世界来表现主观世界,通过刻画实物、实人、实事,来达到表现思想感情的目的。

比如《左传》的《晋侯梦大厉》: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 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年,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

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围绕真实人物杜撰而成的,它以人物的真实性和史笔的真实性,创造出了一个具有现实主义气息的意象来,不加夸饰,不做雕琢,把一段逸闻写得如史实一般确凿可信,令人笃信不疑。

像上例这样的情感意象,在记史文章中时有可见,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人真事(偶有逸闻轶事)作为表现情感的意象,客观地描述和再现,以期通过再现来达到表现的目的。

第三,语言质朴自然。

北方艺术散文基本摆脱了先秦诗歌韵律的束缚,句式灵活,多用散语, 单句渐多,语言质朴自然。从而为中国艺术散文奠定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② 南方艺术散文

南方艺术散文是南方民族精神的结晶。南方艺术散文产生于气候温暖湿润的南方水乡,它不可避免地带着南方民族精神的烙印,其特质有:

第一,表现情感率直而热烈。

南方艺术散文表现情感大多直接抒发的方法,无一保留地宣泄情感,同时还调动各种修辞手法,烘托、渲染和强化情感的力度,使情感表现得率直而热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比如《卜居》: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最后一句以反问句的形式 直抒自己感世不遇的不平之情,毫无隐晦,绝不曲折,言之中的,抒之尽性,从而与北方艺术散文的善于运用暗示方法、寓情于事及感情蕴藉的风格形成明显反差,充分体现出南方艺术散文热烈率直的特点。

第二,情感意象的浪漫主义色彩。

南方艺术散文 不象北方艺术散文那么富于现实感,它的意象大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有的甚至还怪诞离奇。对此,刘师培说:

“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

这“实际”与“虚无”的区别,正是南北民族的区别,也是南北文化的区别,可以说,南北艺术散文在选择情感意象方面的差异,也正源出于此。

第三,语言精美细腻,富于音乐美。

南方艺术散文在语言上擅长描状,用词精美繁缛,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有的甚至带着浓厚的诗歌谴词用语的特色,以至于使后世常常引起即诗即文的争议来。

2、不足

第一,创作主体的表现意识不强,作品的情感表现性不足。先秦时期,写作活动大都带有明确而突出的实际功利目的,人们尚不能自觉地采用文的形式去表现情感,从而致使艺术表现性不纯,胎芽弱小。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北方艺术散文之中。

第二,没有摆脱诗歌的干扰和束缚,作品的散体语式欠缺。先秦时期,人们形成了用诗来表现情感的思维定势,在尝试着用文的形式去表现情感时,总难免受到诗的影响,从而致使散体语式不足,未能构成纯粹的艺术散文形态,有些甚至还诗文杂交,亦诗亦文,胎芽不纯。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南方艺术散文之中。

三、唐宋——艺术散文的成型期

(一)成型的基础

1、汉魏六朝文化

① 汉魏六朝文化之禀质

两汉文化具有闳阔的追求和博大的气度。它使中国艺术散文在统一的文化格局中加强了南北方艺术散文的互动,使艺术散文的创作主体在汉代开拓与创新精神的感染中而具有了的自主意识和探索意识。

魏晋南北朝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是思辨的风气。

其二是“传神”和“含蓄”的审美品藻。

其三是山水意趣。

其四是超越功利的人格追求。

值得强调的是,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四种特质都与艺术散文有密切关系:

从理论上:思辨之风促使中国文论的发展(《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中国文论的发展促使中国文学的自觉和自悟,这势必为艺术散文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美学追求上:传神与含蓄的审美品藻是中国传统美学之精髓,它的出现奠定了中国艺术精神的根基,使中国艺术精神从结胎之时就带上中国独有的特色——传神与含蓄,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学都由此获益匪浅,中国艺术散文当然也不例外。

从文体形式上:山水意趣构造出了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也构造出中国的山水之文,中国山水之文在魏晋南北朝出现,为中国艺术散文开拓了观照外界的视野和境界,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的山水之文是中国绘景散文的先父。

从创作主体上:超越功利的人格追求,注重内省、顺情适性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模式,与艺术散文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说,中国艺术散文的创作主体就是中国知识阶层,中国知识阶层的人格与心态最适合艺术散文的创作。

② 文学的自我发现

文学的自我独立,是由曹丕的《典论·论文》开始的。

曹丕指出:“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尚丽”。

鲁迅曾高度评价曹丕推动文学走向本体自觉的功绩:

“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刘勰的《文心雕龙》构架起文学的独立的且完整的理论体系。

“纯粹性”文学创作以相当大的规模展开。

中国文学的自觉自立、自我发现以及文学理论的建构,为中国艺术散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如果没有赋的衍化和探索,没有它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那么艺术散文在唐宋时期的成型则是绝对不可能的。

第一,赋是艺术散文生长的一个过渡性环节。

A  赋是介于诗与文之间的一种中间体裁。

赋有诗的某些特质,诸如表现性——借助诗的意象和诗的手段,充分地表现情感和感受;诸如音乐性——讲求韵律的和谐和用词的工整。

赋也有文的某些特质,诸如有较大的容量——篇幅比较长,叙事状物洋洋洒洒,铺陈描绘较少限制;诸如有丰富的内容——选取丰富充实的情感意象,多角度多侧面地展开描叙,具有较多的情感信息量。

B  赋是文人士子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C  探索表现情感的新形式——由骚而赋的发展。

由骚而赋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表现因子由诗而向文的衍化过程,是中国文人学习、探索用文的形式来表现情感的过程。赋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中国文人士子在表现情感的道路上寻找到新的工具和新的形式。

诗的表现性与文的自由性丰富性的嫁接和杂糅,于是就出现了骚。

骚体是楚地文人探索新的表现形式的产物,是“诗”体嫁接于“文”体、“诗”性杂糅于“文”性的结果。

艺术散文在先秦结胎之后历经了漫长的探索。探索主要围绕着一点展开,那就是表现因子怎样脱离“诗”的载体而在“文”的身上找到新的依托形式。探索的脉线是由诗而延及于骚,又由骚而延及于赋,具体一点说,就是由骚的亦文亦诗而发展为赋的亦文亦诗,由“诗”性强于“文”性到“文”性强于“诗”性,乃至“文”性最终取代“诗”性,而居主导地位。随着赋的地位在文章范畴中的确立和稳固,随着赋在构思、结体诸方面与诗的彻底分离,表现因子终于在“文”中找到了自己的载体。

第二,赋的创作成就为艺术散文在唐宋的成型提供了基础。

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赋的发展使中国文人创作出现以下几方面的倾向,这些倾向与艺术散文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其倾向为:

A  创作主体具有了表现情感的自觉性。

B  找到了表现情感的形式,并注重形式,讲究形式,使功利性写作活动带有艺术创作的因素。

C  赋的清新自然的风格与绮靡逐美的风气从正反两方面为中国文人提供了创作抒情信札的出现。比如:

* 曹植的《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

*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

* 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

* 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

*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答谢中书书》

* 陶渊明的《五先生传》

* 阮籍的《大人先生传》

* 曹植的《求自试表》

2、唐宋文化

① 唐文化

唐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相对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

第一,大胸怀和大气魄。

以大胸怀、大气魄为特征的唐文化,是张扬人的主体的文化类型,它对人的主体的解放和人的自我的确认极为有利,它使人本体受到重视,使唐代创作主体具有较之前代更强烈的自主性。自我关注,自我确认,自我表现,这些主体特征与偏重于表现主观感受的艺术散文之间,具有本质的契合,无疑,这正是艺术散文成型的最根本的条件,无疑,这是唐文化给艺术散文的独特馈赠。

宽容的文化政策——一种开放性文化心态。

科举制度的推行——带来了文化主体的大变异。

对异质文化的兼收并蓄——提出了顿悟之说。  

第二,大发展和大成就。

唐代水墨山水画使线的因素以焕然一新的生命力超越一度凌驾于画坛的色彩因素之上,中国画的线条技巧得以确立,使线条超越的理论得以确立,使水墨情韵意趣进入山水画之中,形成了水墨山水画。水墨山水画“灭文章,散五彩”,纯以黑色写山林之趣,其色调极尽简约、单纯,推重写意传神,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② 宋文化

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相对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它有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理学的建构。

理学的建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并不全是消极的,它还有积极的一面,“内圣”经世路线的高扬和注重理想人格的建树,给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若干积极的因子。

“内圣”之学,将“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提高到空前的本体的高度,力主心性论谈高于治平方略,圣贤位置胜过世俗功勋,使文人士子阶层把理想人格的建树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这种趋向,引导知识阶层较多地观照内在心灵的感受,注重对主观内宇宙的体察,形成知识阶层的内视习惯。这对以内视为主要创作特征的艺术散文来说,无疑是密切相关,大有益处的。

第二,文人文化圈的形成。

书院的诞生,促成了宋代文人的聚集和交流,形成了宋代特有的文人心态和文人气质;宋词宋画的发展,把文人的文化心态和文人气质引入了文学艺术的创作领域,构筑起中国文人特有的艺术主题和审美趣味,丰富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使之趋向于精致典雅。

总之,正是由于宋文化的相对封闭、相对内倾,推崇内圣之学,引导并形成知识阶层的内视习惯,所以,才使宋代文人的思维特点与艺术散文创作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比较地趋于一致,促进了艺术散文的创作;正是由于宋代文化的色调淡雅,所以,才促成了艺术散文由唐的情感浓郁炽热到宋代的意韵深幽的发展,从而奠定了中国艺术散文平淡雅致的美学意趣,最终为明清艺术散文的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散文的成型

1、古文运动是形成艺术散文的运动

① 唐古文运动与艺术散文

魏晋南北朝重形式、重技巧、崇美、尚美、唯美的风习,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中国艺术散文由结胎到成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的探索的焦点是形式。形式是艺术的精髓,是艺术本体之所在。

西美尔言:

“ 生命只能以特殊的形式表现自己,然而,由于生命本质上是永不停歇的,所以,它永远不停地创造自己的新形式。”

王岳川也在《艺术本体论》中说:

“整个文化艺术史,也是艺术品存在形式不断嬗变和扬弃的历史。”

(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P204,P208。)

魏晋南北朝的探索,实际上就是对形式的探索

尼采:

“作为艺术家,其价值就在于将他人称之为形式的东西看成内容,并领会为‘事物本身’。”

(佛克玛:《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伦敦,1977年版,P17。)

韦勒克·沃伦说:

“文学上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一说法,虽然使人注意到艺术品内部各种因素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但也难免造成误解,因为这样理解文学就太不费劲了。……它们仍嫌过于简单地将艺术品一分为二。现代的艺术分析方法要求首先着眼于更加复杂的一些问题 ,如:艺术品的存在方式,它的层次系统等。”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P17。)

 

由此,我们可以见出以下三点:

A  唐古文运动是形成艺术散文的运动。

B  艺术散文的创作主体有了文学的自觉意识。

C  探索于形式,收获于形式。

② 宋古文运动与艺术散文

宋古文运动是对晚唐五代颓靡文风的又一次反动。

王水照说:

“欧阳修领导的北宋古文运动的完全成功,结束了骈文从南北朝以来长达六百年的统治地位,为以后元明清(五四运动以前)九百年间提供了一种便于论事说理、抒情述志的新型‘古文’。”

(王水照:《欧阳修和他的散文》,见徐伯容等编《欧阳修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P22。)

先秦时期文坛以简为主调,文风质朴自然,简洁明快;两汉赋体出现,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唯美主义、形式主义兴起,文坛以繁为主调,文风繁缛精致,绮丽华艳;唐古文运动一反前朝之习,以复古为由,文坛再次以简代繁,文风简洁流畅,新颖生动;晚唐五代至宋初,形式主义再度兴起,多用骈偶,文坛又以繁代简,文风繁缛板滞,雕琢迂腐;宋古文运动又举复古之旗,文坛再次以简代繁,文风明白晓畅,平易近人。

2、唐代艺术散文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代艺术散文对情感意象更加重视,其刻画描绘也更趋自然真实;语言以散语奇句为主,杂以韵语偶句,风格自然简洁,不雕琢,不虚浮;结构体式完整周严,层次清晰。

3、宋代艺术散文

欧阳修的《秋声赋》名之为赋,其实是一篇典型的“文”、“笔”结合的抒情美文。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明代竟陵派领袖钟惺说:

“有东坡之文,而战国之文可废也。”

明代公安派袁宏道说:

“东坡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

()特征及标高

1、唐代艺术散文的特征及不足

① 情感的个性化和深邃性。

② 寄艺术情怀于实用文体。

③ 情与景结合,意与象融会。

唐代文人出于文学的自觉意识,注重对意象的选择,更注重对意象的描绘,直接把笔触对准所写之物,对景物、事物、人物展开具体细致的叙写和描叙,把主体情思熔铸在对客体的具体描摹之中,描摹客体就是表现主体,展示意象就是抒发情怀,从而使唐代艺术散文出现新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结合,意与象融会。

④ 语言以散为主,杂以骈语。

⑤ 重于载道,理念性强。

2、宋代艺术散文的特征及不足

宋代文化有三个特征与宋代艺术散文有直接关系:

第一,理学的建构,形成了中国文人的内省性格和内视习惯。

第二,文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促使中国艺术精神在宋代得以确立——构成了倾向自然朴素、追求淡雅的文人审美意趣,使由庄学而发展的传统艺术精神,在宋代取得了至尊之位,“婉约”、“阴柔”成为主要品格。

第三,文化重心南移,将南方文化中崇尚美质、讲究形式的品性注入中国文化之中。

宋代社会上述三方面的变化和特征,都对宋代艺术散文的成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宋代艺术散文具备了成型所必备的几个特征:

① 艺术散文创作主体的形成。

② 艺术散文形式美的确立——自然平远之美。

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

……

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 。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也!”遂驰马去。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七月末,书报卧病。余警怛(dàn),念侯性素急,奈何病 ,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虐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轶 。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③ 审美鉴赏的愉悦功能有所凸显。

④ 冗繁的议论和明显的“做”文之迹。

四、明清——艺术散文的成熟期

()成熟之条件

1、创作主体的成熟

① 创作主体成熟的原因

A  哲学思想的发展

明代哲学界最引人瞩目的是王阳明的“心学”和李贽的“童心说”。“心学”是对理学的反动,它以“心”为主体,建立起了心本体论。心本体论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指明了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用外来的规范人为地管辖“心”、禁锢“欲”,造成了对正宗统治思想的反叛。

“天性之体,本是活泼。”

“自然天则,不着人力安排。”

“凡涉人为,便是作伪。”

“人心之惺然而觉,油然而生,而不能自已者,非有思虑以启之,非有作为以助之,则亦莫非自然也。”

“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为“童心”。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人伦物理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

“有欲则有为”,“无欲则无为”,而“无欲无为,又焉有理?”

中国哲学真正地走上了人本体的道路。

B  人文思潮的涌动

第一,崇尚金钱、热衷治生的人文思潮。

第二,追求真挚情爱,鞭挞禁欲主义的人文思潮。

② 人的解放,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之成熟

在明清之际,作为艺术散文的创作主体的人——知识阶层或文人,他们既有内视习惯和内省能力,又有自觉的主体意识,充满着对自我的肯定和认同。

他们比前朝历代的知识阶层更开放、更大胆、更有张力,而少扭曲和压抑。

这样的主体是健康的主体,成熟的主体。

2、中国艺术精神的成熟

① 中国艺术精神的根柢——庄学

② 中国艺术精神的品格——淡雅

③ 形式的解放,艺术品格的确立——形式之成熟

3、文体观念的发展与成熟

中国艺术散文的发展成熟,决不只是它这一种文体的发展所能达到的,它与自己周围的诸文体——诗、词、小说、戏剧的发展和成熟,与书法、绘画的成熟,都有极密切的关系。

① 文体分流基本完成

原先融为一体的小说因子、戏剧因子、与艺术散文因子得以分道扬镳,使以再现为要旨的小说、戏剧与以表现为要旨的艺术散文划清了界限。

艺术散文从此摆脱了小说、戏剧的再现因子的影响,摆脱了史传文、记事文的应用因子的影响,彻底丢弃不纯正的艺术散文形式,走上了抒发性灵的道路。

② 文体学框架的构筑

文学体裁的基本构架:

 

4、对有关问题的界说

(二)成熟之标志

1、艺术散文理论的形成

① 综述——艺术散文理论在明清的发展

* 唐宋派:

“求其吾心”“直据胸臆,信手写出”

* 公安派:

“出自性灵者为真诗”,“任性而发”,“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集中体现了公安派的文学观念,它既揭示了艺术散文的独抒性灵、表现内宇宙的本质,打碎了长期以来禁锢文人创作的道学条律,解放了创作主体,同时还准确地指出艺术散文的无拘无束、自然本真的形式特征。

* 性灵派:

“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诗者,人之性情也”。

* 桐城派:

“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刘大:《论文偶记》)

“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② 艺术散文理论的内核及意义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明清艺术散文理论的内核。走上自觉之境,是明清艺术散文理论发展的意义所在。

以“独抒性灵”为核心的性灵说,直接在人的心灵与艺术之间架起了桥梁,突出强调了艺术表现人类思想感情、观照人的内宇宙世界的功用,透辟地指明了表现艺术的本质,从而构筑起表现艺术的基本理论支点。

“不拘格套”是艺术散文形式理论的核心,它准确地揭示出艺术散文形式的无形之形、自然之态。

明清艺术散文举起“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两面理论大旗,这对艺术散文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艺术散文作品的成熟

① 足迹

A  杂记小品

 

 

 

 

 

 

其一,记人的杂记小品文。

※ 宋濂《王冕传》: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 《左忠毅公逸事》:

※ 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

其二,记物的杂记小品文。

清代龚自珍《病梅馆记》

其三,记事的杂记小品文。

※ 清代方苞的《狱中杂记》

蒲松龄的《地震》:

地 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戊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张岱《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B  闲书

※ 明代冒襄的《影梅庵忆语》。

※ 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

※ 清代陈裴之的《香畹楼忆语》。

※ 清代蒋坦的《秋灯琐忆》。

C  尺牍、墓志铭、序跋等应用文字

第一,尺牍小品。

徐渭的《答张太史》

当大雪晨,惠羔羊半臂及菽酒

仆领赐至矣。

晨雪,酒与裘,对症药也。酒无破肚脏,罄当归瓮;羔羊半臂,非褐夫所常服,寒退,拟晒以归。西兴脚子云:“风在戴老爷家过夏,我家过冬。”

一笑!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告成黄土,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一旅才兴,便成齑粉。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

夏完淳《遗夫人书》:

呜呼!言至此,肝肠寸寸断,执笔心酸,对纸泪滴。欲书,则一字俱无;欲言,则万般难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乱。

平生为他人指画了了,今日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乱丝积麻,身后之事,一听裁断,我不能道一语也,停笔欲绝。去年江东储贰诞生,各官封典俱有,我亦曾得。夫人,夫人,汝亦先朝命妇也,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呜呼!见此纸如见吾也。

外书,奉秦篆细君。

第二,哀祭、墓志铭等。

第三,序跋等。

② 特质及标高——明清与唐宋艺术散文之比较

A  性灵——人性的本真

第一,卸去载道的重负,疏离政治和哲学。

第二,平易的题材,普通的情怀。

第三,主题的淡化模糊,情韵的淡雅绵长。

B  不拘格套——艺术的自然

第一,语言平淡自然。

第二,行文随意,各呈己态,无固定模式。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