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讲堂·文学论坛”获得圆满成功

  “西部大讲堂”是经教育部批准立项的“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以辐射西部地区,反映科研新知识、新成果为宗旨,邀请国内知名学者进行研究生创新教育专题讲座,推动西部地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投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07年度“西部大讲堂·文学论坛”由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实施,文学院承办。

  9月20日上午,“西部大讲堂·文学论坛”开幕式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逸夫音乐楼隆重举行。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孙朝、我校副校长萧正洪、研究生处处长李继凯、文学院院长李西建、副院长张新科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讲座由李西建主持。

  本次论坛历时3天,每天2讲,分6个专题,分别由曾繁仁、温儒敏、项楚、陈大康、曹顺庆、黄天树等6位专家学者主讲。

  首场报告是由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曾繁仁教授所作的题为《生态美学与文艺学的基本问题》的学术讲座。曾教授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出发,就生态美学观的内涵、必要性、范畴以及《周易》的古典生态智慧、道教的生态美学观、生态美学作品解读等问题,深入发掘生态美学的当代学理价值及其实践功能,并阐发生态美学与寻求人的精神健全发展之间的当代性关联。

  同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温儒敏教授作第二场讲座,题目是《冯至诗歌研究》。温先生以“冯至十四行诗选”中的名篇为文本给我们作了精彩的讲析,着重指出读诗应该积极地发挥想象力,对好诗坏诗作了界定。讲座讨论的内容从诗歌的世界走向了语文基础教育的领域,温老师一一作出了精辟的解答。

  21日上午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项楚教授以《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为主题,为到会的老师和学生作了精彩的讲解,从多角度论证了佛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涉及了语言学、文献学、比较文学、敦煌学等多个学科。

  2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大康教授做客文学论坛,讲座题目是《文学研究方法论漫谈》。陈先生就文学研究方法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述,针对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专著多而雷同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长期学术评判制度有待完善。

  22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天树教授以《古文字资料与古代文学研究方法》为题作了内容精湛的报告。他介绍了出土料资的研究概况,就古文字资料与古代文学研究的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精到的分析和极具说服力的示范。

  22日下午,“文学论坛”最后一讲由“长江学者”、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曹顺庆教授主讲。曹先生就比较文学的形成及法国比较文学做了介绍和重新阐释,评价了法国比较文学学派的历史功绩与重大缺憾,并对比较文学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中的变异学理论进行了阐发。

  各位专家生动幽默的语言、精深独到的见解、融含中西的学术视野,使听众充分领略了大家风范,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24所西部地区高校的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100余人。我校师生200余人也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接到承办文学论坛任务之后,文学院积极配合研究生处的工作,成立了以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张新科教授为首,研究生秘书、青年教师、部分研究生为成员的会务组。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从邮寄会议通知、联系会议场地、会前宣传、专家接待、参会人员的食宿安排以及会议期间的宣传报道、会后的工作总结,分工负责,任务明确。会务组全体工作人员不辞辛苦,热情接待,及时印发相关资料,由于宣传工作措施得当,三天的讲座几乎场场爆满。每场讲座之后又及时组稿,使会议新闻在第一时间内发布,经过会务组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西部大讲堂·文学论坛”得以圆满成功。

  “西部大讲堂·文学论坛”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各地高校的研究生提供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国际前沿新知识、新成果和新动态,通过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教学方式帮助研究生优化知识结构,拓宽了学术视野,活跃了学术思想,激励了学术创新,营造了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因此得到了西部各高校的广泛认同,各院校高度重视,积极响应,部分院校还由系主任亲率青年教师、研究生参加本次文学论坛。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认真听讲,积极讨论,会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希望以后每年都能参加由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西部大讲堂·文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