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届年会综述
(代前言)

  
   2006年10月13日至1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届年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45所高校、科研单位及出版机构的124位教师和140位研究生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总数140余篇。本次年会是教育史分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学术气氛最浓的一次盛会。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为年会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各地代表带着自己的学术成果,抱着积极参与、相互学习的态度,参加大会交流和小组讨论,使会议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一、 讨论的主题
  大会设立了1个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围绕着预定主题展开了讨论,达到了研究学术、讨论问题、交流思想、培养人才的预期目的,并形成了不同的关注点:
  1、教育交流与中国教育变革
  这个主题将中国教育变革放在中外教育交流的大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中国教育变革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大体分为六个方面:
  西方教育思想、理论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于述胜教授分析了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问题,认为中外教育关系是影响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因素,研究中外教育关系或教育交流史,就是从教育交流的纬度去透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正江教授阐述了西方艺术教育对中国现代美育的影响,认为中国的美育基本上是在西方美育制度和思路的统领下发展的,对中国美育教育思想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教会学校、外人办学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田正平教授在对待教会大学和中国教育现代化这个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传统封建教育衰落、瓦解直至被废除的历史过程中,教会大学所起的作用是加速而不是延缓这个过程,并且对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师范大学申国昌、史降云教授则将视角放到了外人办学这一方面,重点论述了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创办山西大学堂,用英国的教育模式去建设和管理学堂,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留学生、留学教育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清末留学教育主要分为留日和留美两个层面。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的杨真珍等人认为,留日归国的知识分子为中国教育界传播新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清末近代学制的建立;北京师范大学的甘婕从庚款留美这个角度论及了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关系,认为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的进程中,归国的留美学生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群体所无法替代的。陕西师范大学杨洁论述了清末陕西留学教育对促进地方新教育的发展情况。
  “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陕西师范大学栗洪武和胡春明教授通过对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考察,概括出不同性质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一般特征:一是文化创造,占取先机,有优先之势;二是文化继承,渊源不断,有承传之势;三是文化引进,兼容并包,有积蓄之势;四是文化吸收,优化组合,有综合之势;五是文化碰撞,相得益彰,有重构之势;六是文化交流,选择时机,有效率之势。北京理工大学王颖、福建师范大学杨齐福、沈阳师范大学林李楠等人分别论述了“明中叶至明末‘西艺东渐’及其教育影响”、“西方教育思想动建与近代教育观的生成”、“‘西学东渐’与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变革”课题。
  教育交流背景下的中国近代教育社团、机构建设。东北师范大学的曲铁华教授分析了中国科学社和其他教育团体的创办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思潮的重大影响。北京师范大学的季鲁玉从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立论述其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贡献。
  学习苏联与中国教育改革。华东师范大学的李涛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带来的影响,认为借鉴外国教育经验要重视教育的继承性,并结合本国实际。西南大学的彭泽平教授从当代中国课程变革历史性的考察苏联经验对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启示。
  2、中国教育对国外的影响
  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现象:当我们更多地去关注国外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影响的时候,在本次会议上也有学者探讨了中国教育影响的“输出”问题。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俞启定教授的《古代朝鲜教育与中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刘海峰的《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牛梦琪的《中国古代教育传播媒介与技术及其对海外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晓鑫的《唐代西安教育与东亚唐文化圈的形成》等论文,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对东亚文化圈国家的影响,认为东亚各国在教育领域,从价值观到教育体系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但他们并没有追随中国教育体系的模式,而是采取了适合其国情的体制与特点。也有一些论文涉及到了海外有关中国教育的研究,如程朱理学在日本的传播、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等。
  3、赫尔巴特学说的国际影响
  今年适逢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出版200周年,由于其对世界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自然成为本次年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与会代表提交论文十多篇,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露茜、张斌贤的《赫尔巴特在美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周谷平、叶志坚的《赫尔巴特论教育性学在中国:一个跨越世纪的回望》,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红艳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特征》,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孙晓莹的《赫尔巴特教学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及影响》等。在大会交流中,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斌贤教授集中论述了美国赫尔巴特运动对美国学校教育产生的多重影响,认为其对美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浙江大学的周谷平教授从赫尔巴特学说在中国特定的导入动机、导入途径以及导入时机来回望赫尔巴特学说在中国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以及留给我们的启示。
  4、教育史学科建设问题
  教育史学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仍然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教育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对象、功能、方法等。福建师范大学高时良教授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史学科建设,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地进行教育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陕西师范大学李力同学从教育史的学术性分析入手,提出中国教育史学科功能定位问题。第二,中国教育史学科史问题,涉及到了一些教育史著和教育史家等。陕西师范大学的建荣教授从《教育史ABC》著作出发阐述了杨贤江的教育史学思想,认为杨贤江提倡的学贵适用、关注现实的学术研究理念对于当前的教育史学科建设启发颇多。华南师范大学王建军教授论述了舒新城的教育史学思想。第三,国外教育史学,涉及欧洲(英国、德国)、美洲(美国、加拿大)等。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些学者从欧洲新教育史学、近十年英国的史学研究以及战后加拿大教育史学中的修正主义等方面来论述国外教育史学的发展,从中提出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此外,本次会议还涉及到了中外教育交流研究中的理论问题、中外教育史的比较研究、国际教育史学术组织与学术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二、 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1、教育交流是加深理解世界教育发展和国家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纬度
  在近代社会以来,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并走向一体化,在“交流”和“关系”的背景下思考教育,也是教育发展所必须要采用的理论视角。教育交流已经成为一个鲜活的时代话题,而作为中国教育的研究者,则应更多地关注教育交流与中国教育变革的关系。本次会议将热点放在教育交流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中,集中了数十篇论文,可以说明问题。
  2、一部人类教育的历史乃至文明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国家的文化教育相互碰撞、吸纳、交融的历史
  一种文化只有在与异质文化的冲突、比较、借鉴、吸收、消化和融合的过程,才能得到更新。作为教育交流的历史研究,必须要有“交流”和“关系”的眼光,即注意影响的相互性。一方面,在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同时,我们要注意教育的本土化问题,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反对盲目的照搬照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突破交流的瓶颈,强调交流的双向性。会议集中讨论了外来文化教育对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是“流入”的视角;而讨论中国教育的海外影响,则是“流出”视角。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流出”视角已经得到学者的重视。
  3、要真正做好中外教育交流史的研究,必须要有相应的研究理论建设,包括研究的立场、观点、视角、方法、文献等
  会议有关讨论对教育交流史研究的理论、方法、思路、文献等问题已有涉及,一些讨论教育史学科理论的论文和发言也涉及到这个问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些具体研究教育交流史的论文中,事实上也表现了作者对教育交流史研究理论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尝试。

三、 继续改进和深入的方面
  1、教育交流史研究的理论建设还有待于开展和深入。
  2、教育交流史的取向还可以更丰富,如对古代外国教育“流入”中国的研究、近现代中国教育的“流出”研究等。
  3、教育交流的史料文献建设还有待起步,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建设工作,包括中外文献的搜集和整理等。
  4、研究者的合作与自身素养还有待提高。交流史研究需要同时对中国和外国教育的了解,自然需要更多的合作以及研究者对“古今中外”的通晓。
  总之,本次会议初步论证了中外教育交流史作为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所应有的对象、问题、方法、材料等问题,为它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诸多范例,也为教育史研究的深化提供了诸多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