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中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先导

——李继之师范教育思想评介

 

郭志明,王惠来

(天津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要:李继之的师范教育思想是: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师范教育要不断自我变革,才能生存;师范院校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李继之;师范院校;改革;创新

 

我国著名教育家李继之先生离开我们整整13周年了。为了纪念这位曾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代革命家,天津师范大学在校庆45周年之际,重新结集出版了他的遗作——《李继之教育文集》,以激励我们继往开来、与时惧进。

李继之(191019931935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曾担任河北省文教部部长、天津师范大学校长等职务,是我国20世纪后期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当时教育界曾有“南刘北李”之说,“南刘”指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刘佛年,“北李”指的就是李继之。李继之的师范教育思想,不仅提出了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更重要的是他在20年前就提出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对我们今天的师范教育改革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李继之教育文集》共收录了39篇文章,文章大多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他长期教育实践的总结和理论升华。今天重读这些文章,仍令人耳目一新。文章涉及到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师范教育、中小学教育、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师范教育理论所占比例最大,对教育实践改革的影响也最大,本文将重点评述这部分内容。

     一、师范教育发展的规律性

读罢《李继之教育文集》,最直接的感受是惊诧,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他就对师范教育的发展有如此清晰的思路,我们简直难以想象!因为当时深受传统师范教育思想的束缚,人们对师范教育的理解还非常狭窄,这时李继之就用大量的篇幅系统论述了开放式师范教育的改革模式。他强调,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真探索、正确掌握并主动运用这些规律,就可以有预见地制定教育规划、预测教育发展方向,就可以少走弯路。他研究并引证了许多发达国家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事实,从师范教育的产生一直跟踪到当代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反映师范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见解。

李继之通过对世界师范教育发展历史过程的深入研究,来探讨师范教育的发展规律。“随着产业革命的深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国民教育日益走上普及,师范教育也就跟着迅速发展起来了。”但“随着国民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师范教育相应地改变着自己的结构”。“由于中等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的来源广泛了(中学毕业生也可以充任小学教师),中等师范教育乃出现被高等师范院校取代的趋势。这一发展规律表现最典型的是美国。”1839年至1893年是美国发展中等师范学校的时期,各州普遍建起招收初等学校毕业生以造就初等学校师资为目的的师范学校(normal school)。1893年以后,由于中学生人数骤增,中学师资奇缺,纽约州奥尔巴尼市率先把原有的师范学校改为教师学院 (teacher college),招收中学毕业生,培养中学师资。(过去,我们往往将国外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译为师范院校。实际上,在美国,随着师范学校的消失和教师学院的出现,师范一词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教师教育。)此后,学院层次的教师教育便迅速发展,到1948年,教师学院已达到250所。“而中等师范学校则逐渐减少,由1930年的197所降至1942年的60所,再降为1945年的14所,到本世纪60年代就完全绝迹 。”“到60年代,小学教师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已达90%,中学教师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则高达98%。”“国民教育高度发展起来后,师范教育体制本身又出现了新的不适应,又有逐渐被取代之势。”日本及欧洲许多国家师范教育的发展过程虽然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师被高师取代,高师后来又变为或融入综合大学。这就是李继之总结的师范教育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教育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更新的结论,这一规律性事实已在那些师范教育实行较早的国家得到了验证,它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师范教育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

规律性是李继之全部教育思想的精髓。他虽然引证了许多欧美国家的例子,但并不主张简单效法他们,而旨在从别人走过的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师范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以为我国师范教育改革服务。

二、师范性与革命性

李继之强调对师范性要有正确的理解。他指出:“师范性是指围绕培养师资目标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合,……也就是指培养师资同其他人才要掌握和运用的不同要求和方法。师范性是师范院校的个性”。但师范性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它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师范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师范性只有与革命性紧密结合才能充满生命力。“革命性是指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必须及时改革师范教育中的某些不适应部分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单纯在师范性问题上做文章,对国内、国际出现的新情况、新需要不予理睬,完全按原先的老章办事,那就必然踏步不前,甚至向后倒退,从而拉大与四化需要和国际水平的距离。”

师范性要和革命性结合,也就是说,师范性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变革。那么,我国的师范教育应如何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结构呢?他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第一,师范院校要突破仅仅培养中学教师的局限,积极承担培养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任务。高等师范教育单纯为普通中学服务是20世纪50年代的情况:培养普通中学教师是师范院校惟一的任务;建系设课完全跟着普通中学走;理论联系实际只能联系中学的实际;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也基本上和普通中学出于一辙,只有必修课,没有选修课;对于科学研究则是讳莫如深,甚至被认为不合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种教育的同步发展,教师的需求量一下子扩大了,这就需要扩充师资来源,师范院校传统的办学模式受到挑战,传统的师范性需要进一步扩大范围。

第二,要突破仅仅培养教师的做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师不仅要培养大量的合格教师,同时还应该担负起培养学校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和其他社会急需人才的任务,提高高师的社会地位,从而把学校办活。仅仅培养中学教师的单打一的办学模式很难把学校办活,它既不符合客观需要,又限制了高师作用的发挥,同时也降低了高师对青年的吸引力,这种传统的“封闭式办学模式的害处是内部欠活力,外间缺效力,对自身的提高和发展都不利”。

上述这些变化都表明高师院校师范性的内涵增大了,与之相应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都需要调整。所以,扩大职能、增设新专业、新学科是高师院校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师范性与学术性

从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的差别出发,李继之首先论述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他直言批评那些认为向综合大学学习“会冲淡师范性,会使中学的师资来源失去保证”的错误观点,认为师范教育强调的师范性与综合大学追求的学术性并不矛盾,二者是可以统一发展的。师范院校面对在学术性上受到的挑战,应该勇于向其他院校学习,尤其要向综合大学学习。他论述了美国、日本、苏联等国教师教育的历史走向,总结了他们向综合大学学习的历史经验。

在美国,培养师资的任务也并不完全是由教师学院承担。早在19世纪,美国的综合大学就承担着一部分培养中学教师的任务。但在当时,他们只传授任教学科的知识,并没有涉及更多的教育学科和教育理论。进入20世纪,随着教育学科的发展,这种培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于是,综合大学陆续办起教育系,强调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学习,这样他们培养的教师既具有任教学科知识,又懂教育理论。以传授教育专业知识为特色的教师学院因此受到挑战,在这一挑战面前,教师学院学术性不如综合大学的劣势亦暴露无遗,在与综合大学的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为了生存,必须加强学术性。于是,美国传统的教师学院从20世纪初开始,或者扩大职能发展成综合大学,或者融入综合大学,置身于多学科的学术氛围中。到20世纪60年代,教师学院已经所剩无几,中小学教师基本上都由综合大学培养。“美国60年代的统计数字表明,师范学院培养的中小学师资全国仅占20%,而公、私立的其他高等学校培养的师资则达80%。师范学院的数量正在迅速下降。”这就是后来学者们总结的由封闭式师范教育走向开放式教师教育的模式。“英法各国的情况也大同小异。总之,单独设置的师范院校体制日趋衰落。”李继之在考察了一些教育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之后,总结了世界教师教育出现的三种趋势:各级各类教师的学历水平都提高到大学以上的程度;培养师资的任务逐渐向综合大学转移;仍然保留下来的教师学院变为或融入综合大学。

李继之还从词源上对大学和学院进行分析,论证了教师学院融入综合大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的英文名称是University,是多科的意思;学院的英文名称是College,是专科或单科的意思。”他进一步概括了综合大学培养师资有如下的优点:综合大学的系科齐全,可以培养多种类型的师资,比单纯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任务的师范院校的适应性要大的多;综合大学的师资和设备条件一般比师范院校优越,承担培养师资的任务更便利、更富有成效;综合大学的科研水平一般高于师范院校,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师资;综合大学培养人才的范围比较广泛,各种人才荟萃,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避免学习中的局限性。因此,培养师资的任务逐渐向综合大学转移这种趋势是有客观原因的,不是哪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我国的情况亦不例外。改革开放以后,普及义务教育及各级各类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学校的类型越来越多,新型专业层出不穷,学校教育的内涵、外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校教师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普通中小学教师的范围,拓展为多种类型学校和专业的所有教师。但由于刚刚改革开放,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资、设备、校舍等条件都很有限,扩大职能不能马上见效。鉴于此,李继之提出要突破教师只能由师范院校来培养的传统理念,应让综合大学或其他专业院校承担一部分培养师资的任务。对这些学校来讲,只需增加教育学科建设即可,这比建新校或新专业要省时省力得多,同时也为师范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个缓冲的时间。然而,综合大学的介入,却给师范院校的发展带来了生存压力,这一点同美国当年的情况十分相似。由于师范院校的学术性不及综合大学,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加强学术性,扩大培养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在不丢掉特色的同时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如果受师范性的束缚,必然会将课程局限于中学课程的范围中,使学生学不到更广更深的知识,这样的学习不仅“动力不足,压力不够,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而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李继之认为,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学习,主要是学习它的学术气氛浓厚、重视科学研究等优点,而不是放弃师范性。“综合大学的学术空气浓,科学研究成果多,教学思想开阔,学生的知识博而深。这正是师范院校所不及的。所以,向综合大学学习这些长处正是为了提高师范院校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可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新要求,师范院校必须谋求不断提高和进一步开放。

传统的师范教育是一种封闭的、定向型的培养模式;教师教育是开放式的、非定向型的培养模式,两种模式反映了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社会要求和教育理念。李继之的师范教育思想虽然产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但由于他正确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深入分析了当时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与师范教育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准确预测了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所以他的思想已经超越了师范教育的范畴,具有今天我们所说的教师教育理念。综观李继之的教师教育思想,其核心内容一是教师教育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二是只有开放,教师教育才有生命力。这是他长期理论探索、对中国教师教育实践反思的结果。这些充满智慧的教育思想,虽然在当时并不为很多人所理解,然而,20年后的改革却在印证并拓展着他的思路。

今天,我们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科学综合化、教师专业化的滚滚浪潮中,我国的师范教育改革方兴未艾,教师教育新理念已成共识,传统的师范院校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天津师范大学新一届领导班子继承了李继之等老一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果断而适时地提出了建设“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教学科研型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方向,打破传统师范教育封闭、单一的定向型培养方式,积极推行4+1模式,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程度,努力创建能够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反思性、研究性和创新性教师的新型大学。

站在前人的肩上,我们将看得更远。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教师教育改革中积累了不少理论与实践经验,这些都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良好基础。我们相信,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必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