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代“西向开疆”运动下农村

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启示

 

李萌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向开疆”运动,在适应和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 展的同时,也对美国广大西北部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显著进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无论是各种相应的法令、法规条款的颁布实施,还是对于拨地兴学、以农补教、建立农工学院等政策的具体扶持。都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提高与改善有着不可或缺的借鉴价值以及有益的重要启示。

关键字西向开疆;农工学院;农村教育;启示

 

一、美国近代的西向开疆运动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500多年以前,即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开始向北美洲进行殖民侵略和移民。移民大都是为摆脱封建暴政、宗教压迫和贫困而从欧洲各国逃去的劳动者。许多贫苦移民成为殖民者的契约奴。此外还有从非洲被贩卖去的黑人奴隶。17至18世纪前半期,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但是随着殖民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北美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迅速高涨。英国宗主国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开始变得日益尖锐,冲突一触即发。为了压制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英国殖民者采取了限制西向开拓的政策,阿拉帕契山成为了西行的封锁线。直到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发布以后,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新成立的联邦政府为了满足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对于资源和土地的不断需求,开始鼓励人们向俄亥俄河以北以及阿拉帕契山以西广大地方移植。这就是美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西向开疆运动。由于加上大批独立战争以后卸甲归田的战士、不断涌入的海外移民、以及充满雄心壮志、野心勃勃的事业家们兴业安家、开拓事业的需求的不断高涨,西向开疆运动得到了迅速的支持与推广。政府也相应的颁布了土地法以及相关的政策条例。1785年,为了更好的对西北地区进行方型的测划,国会制定了《土地条例》,1787年《西北土地法》进一步明确了市镇的划分准则,即按规定各分为36块地区,并且明文要求把第十六块土地定为教育事业所使用。这种政策与土地法为以后各个新州的布展描绘和规划好了必要的鸿图和蓝本。从1820年起建立的俄亥俄州以及以后相应建立起来的各州都依照此制而行。至此,美国的西向开疆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拥有了相应的政策理论指导,西向开疆运动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热情和高涨时期。

二、西向开疆运动以后美国农村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

西向开疆政策一方面满足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各阶层人民对于自身利益实现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也对美国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和机遇,美国的西部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这是与各方面的内因外因条件所密不可分的。

1.首先,拨地兴学、以农补教政策的实施为美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的便利以及方向的指导。从1787年《西北土地法》的制定与推行以后每一市镇都照搬规定的要求划分为36块相应的地区,并且把第16块土地作为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而设。这块土地的使用并不一定意味着是要在这块土地上建立教育机构,而是把这块土地作为出租或者出售的筹码,将相应得到的收益作为兴办教育事业的经费。1850年,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由于此州地广人稀并且地价低廉,为了更好的提高市镇兴学的可利用资源,联邦政府又以更多一块的一平方英里土地,即第36块地区,作为拨地兴学的资源。据资料记载,阿帕拉契山以西的众多新州自土地法颁布以后共获得大约14500万英亩的土地,约合226562平方英里之广,若按时价每英亩土地1.25元计算,共约为18125万元。由于西部各州多善为利用,兼因以后地价上升,教育史家估计这些拨助票面价值约高达50亿元之巨。政府巨大的拨助给予了各州丰润的财政支持,不但促进了教育基本建设的顺利进行,而且构成了西部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基础。以农补教和拔地兴学相辅相承、相得益彰,有力的扮演了农村教育发展助推器的角色。

2.其次,17世纪20年代以后,大量的英国清教徒在国教的压抑之下,纷纷移居美洲大陆,他们不但把热心教育的传统带到了美国,而且伴随着西向开疆运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新教徒的推动和影响下,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措施,(比如免费学校的兴办、现代化教育法的制定和颁布)相继实现,他们成功的扮演了教育驱动器的角色,有效的促进了美国西北部地区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西向开疆运动以来,以英国新教徒为首的新英格兰移民,他们以传教士的身份,纷纷建立教堂、传播新教,并且在教堂里设立学校,建立学区制度。不仅新教得到了有效传播,而且也给西北部带来了重视教育的氛围。随着新英格兰的移民在西北部地区的不断增多,许多新立诸州纷纷颁布了鼓励兴学以及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法令。继1802年俄亥俄州制定鼓励兴学和为农村以及贫困儿童设立学校,并与1821年和1825年先后两次模仿东部诸州的学区制制定相应的学校法以后,印弟安那州(1816)、伊利诺斯州(1825)、密执安州(1827)、威斯康新州(先后于1840年、1848年两次颁布教育法,其中1848年的教育法成为当时最现代的教育法)相继颁布了类似的教育法令。这一系列相关法令和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为美国西北部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丰润的物质基础和稳定的政策支持。

3.民族大迁徙过程中,不同民族种族、不同文化习俗的融合不断加强,美利坚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多元化文明的相互融合以及发展不但影响了美国特有的独特精绅文化的特色,而且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理论源泉以及交流素材。这些影响也随同西向拓疆运动的广泛深入而传播到了广大的西北以及农村地区。可以说,美国西北地区教育事业的特点聚合了多方面的移民的文化特色。丰富的文化特色和风俗是影响美国西北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事业急剧发展进步的又一重要原因。

4.《毛利法案》的通过以及农工学院的广泛建立不但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是美国西北部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大事。自独立以来,美国的工农业教育的发展缓慢而行,不少州政人员以及社会知名人士深深感受到了发展工农院校的迫切要求,社会舆论也掀起了创立工农院校的浪潮。国会终于与1861年通过了议员毛利提出的发展农民教育促进美国工农业进步的议案,史称《毛利法案》。1862年,林肯总统签署批准了这一法案,使之正式成为法律。《毛利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根据各州在国会议员数量的多寡,每名划拨3万英亩的土地,用来设置传授农工科目的学院,这些学院在必须主要传授农工业科目,农工学院至此得到了广泛建立。这些农工学院目标明确、适应需求、联系实际,培养了一大批实用的农工业人才。其中一些学府至今仍为享誉世界的农工科专业的典范和标志。比如1868年成立的康奈尔大学以及1865年成立的麻省理工学院。1890年,国会再一次的通过了《毛利法案》。新法案规定联邦的一年补助各学院1.5万元,以后逐年增加1000元,直到每年补助2.5万元为止。此后,法案又强调了为黑人设置相同的工农学院的要求,使工农学院进一步发挥了它的进步意义。就像毛利议员在1859年提出赠地学院提案的时候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为农民所兴办的教育。”事实上,农工学院的建立与迅速发展也正好达到了毛利议员的期望和预期要求,成为了美国近代农村教育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5.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政策性干预以及教育制度法制化特别是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与普及是美国西北部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独立战争后,美国各州开始进行教育立法,提出了受教育应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响亮口号。1827年伊利诺州制定了美国第一个教育法。1852-1853年,纽约州、麻萨诸塞州也相继发布了强迫义务教育法令,为以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1839年在麻萨诸塞州,美国第一所州立师范学校开办了。1853年伊利诺州还创办了第一所水平较高的私立师范学校。政府对教育事业进行的目的明确、策略适当、方式有效的政策干预,有力的实现了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协调,这些政策和法案在各州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极大的改善了美国国民教育的基础水平,也为西北部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策支持以及制度保障。

三、美国西向开疆运动下的农村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持续良性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的稳固与长治久安。其中,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否又是衡量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标准和尺度。如今我国正处于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时期,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无疑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排头兵和先行者的角色。而美国西向开疆时期农村教育事业的急剧进步与发展的相关有益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农村教育的诸多问题的解决也无疑有着很好的借鉴与启示作用。主要表现在:

1.政府应当发挥对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有效的政策干预作用,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条款以及目标,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相辅相承,使农村教育真正与国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政策目标相适应;另一方面还必须予以强有力的财政手段相扶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目标明确、政策得当、方式有效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兼顾地方实情,有效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良性以及切实推动。我国是一个大国,尤其是一个农业大国,各地农村的情况各不相同,相应的教育特色也各有千秋,要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协调、全面的发展,必须在国家统一调控的基础上考虑照顾各地方特色的教育特点的不同要求,慎用“一刀切”。只有在保证政府政策引导、地方具体推动,充分的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的前提下,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显著进步与提高。

2.由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这一现状还比较突出,农村的许多地方教育滞后问题仍显的尤其严重,针对有些农村地区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办学条件极其恶劣、教师待遇无法切实落实和达到保障的问题,可以有效借鉴美国西向开疆时期以农补教、拨地兴学的成功经验,建立相应的学田基地,传授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点金术”。“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学田的土地收益补充地方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这些学田的划拨一方面可以根据农村地区具体的自然条件、资源规模来进行具体的丈量分割,另一方面还要参照不同农村地区的生源、学校的班额进行相应的拨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各级政府的保证和支持下,使广大农村学校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持续化、良性发展化,充分发挥财政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直接作用。

3.拨地兴学、建立学田基地不但有助于解决广大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资金困扰,而且对于加强教育与实际的联系、转变农村教育观念,都有着显著的改良效应。学田基地建立以后,无疑为广大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基地,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的构建。不但可以培养大批的实际应用人才,而且也是对于建立为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推广,更有助于转变当前某些农村地区机械、应试的办学思想和消极学风。

4.广大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及农村国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农工业教育的进步与扶植,尤其是相应的农工业高等教育对于此更是难辞其任。高等教育的顺利实施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项事业能否繁荣昌盛的保证,对于教育事业更是有着丰富内容、改善结构、更新手段的重要作用。美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与农工学院的广泛建立所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美国的农村教育事业和农村的国民素质在农工教育的大力发展和影响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专业教育扶摇而上。正如卡布来的结论那样:“联邦政府给予教育的多种补助中,似乎没有别的补助像拨地兴建农工学院,和以后拨地举办这类教育,获得更丰硕的成果了。”另一方面,广大的农工学校也有了广阔的实践基地以及应用空间,这些院校也得到了蒸蒸日上的发展,成为了著名的学府。这种双赢的结果对于我们今天农村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相应发展有着巨大的借鉴价值。

5.最后,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还必须重视博采异邦众长、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不断关注国外的先进经验。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型多元化的世界,对外学习、引进经验、推广理念,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和趋势。美国在广泛建立农工学院的同时,也在积极向欧洲学习有效的教育体制和经验。加上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相互借鉴和融合,对于美国农村教育乃至整个美国的国民教育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也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教育事业的健康、良性、持续的发展离不开不同教育模式的相互交流与借鉴,也只有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方针政策,重视博采诸邦异长,坚持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掌握教育事业进步与发展的真谛与要义,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显著发展与进步,实现国民素质的有效提高以及生产力的大力发展。

 

  释: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160页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401页 

滕大春:《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402页

 

参考文献:

1.刘新科:《试论中美“拔地兴学”的特征极其现代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

3.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4.滕大春:《外国近代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5.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