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沉寂·重生

——道尔顿制在中国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要:为了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重新审视过去施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道尔顿制就是其中的一例。道尔顿制于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30年代后销声匿迹。本文试图从道尔顿的基本原理和传入我国后,在我国的施行情况中,寻求其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历史反思,以对现今的改革提供借鉴和经验。

关键词:道尔顿制  实验  教学法  学习观

 

2000104日至5日由北大附中主办,召开了“世界著名中学校长论坛——21世纪中学教育国际研讨会”。美国道尔顿学校的理查德·布卢姆索(Richard MBlumenthal)校长应北大附中赵钰琳校长之邀,作了题为“道尔顿计划在21世纪中的角色”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道尔顿学校的教育理念及其方法、发展历史及成就,认为道尔顿制计划对于21世纪仍有启发作用和指导意义。在我国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让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曾经在我国名噪一时的道尔顿制。

一、概念与原理

 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道尔顿中学创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原名为The Dalton Laboratory Plan,译为“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简称“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依据的理论是蒙台梭利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从做中学”的教育原则。它是针对班级授课制的机械、呆板,不注意学生个性,千篇一律施教的缺点而创行的。柏克赫斯特认为“道尔顿实验室计划不是一种体系或方法,……它也不是一种课程,……从实践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教育重组方案,这种方案协调教与学两方面的活动。如果使用得当,它能创造教师能教好和学生能学好的环境。”[1]P24本质在于“每个学生都应当以适合他自己的速度去取得学习进展,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将他作业上的东西融会贯

通”。[2]P25为此,她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自由,“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行动”[3]P16,必须让学生自由工作,不可以加以妨碍和阻止,在学习上,不给学生任何的压力,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做出学习的安排,支配自己,而不是用课程表限制学生,还要从身体和精神方面给予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其各方面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展;二是合作,也称之为“群体生活的互动”[4]P16,学生遇到困难时,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研究,并培养学生具有为这个群体尽义务的意识。在这个群体中,他不仅是一个自由的人,也是一个时时自觉的、对群体负责的合作者。

    对于实行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认为不必要甚至不希望废除班级、年级,甚至课程,而是把每个学生划归为某个班级的一员,每个班级都划定一个最大和一个最小的课程范围,但在计划开始的时候,就要把整个学习任务以作业合同的形式交给他。课程进一步细分为各种作业,学生把指派给他的任务当作合同来接受,这样既使任务具有严肃性,也使得学生意识到一个明确的目的。具体如下:

    (一)实验室。每一种学科有一个实验室,实验室内陈列参考图书、实验仪器、标本模型、实习用具、教学设备等。每一实验室有教师1~2人指导学生作业。实验室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开放,学生可以自由到各科实验室去自行学习。实验室废除了上课时间表,学生学习时如遇有疑难,可查参考书,或互相讨论,或询问老师。教师也可巡视指导,或集合同等程度的学生做团体讲授。

    (二)布置作业。这可以说是道尔顿制计划的核心。一个月的合同应当分成几个周,以便学生在完成作业合同的过程中能记录下他的每一步进展,为此,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必须编写成教学纲要似的东西,因为它不仅要指出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还要包含有益的建议和需要解答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柏克赫斯特认为,包含这些有益建议应当是作业布置的关键特征,她称之为“兴趣袋”。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是,要以综合的眼光来看待工作规划,这一门课程的作业要与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同时要注意的是,整个作业应该与学生的智力相适应,同一年龄或同年级的学生因有明显的智力差异,布置的作业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

    (三)成绩记录——图表法。为了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检查学习的进度、成效,也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简化实验室的学习组织乃至全校的总体组织,道尔顿制制作了四种不同的表格:第一种是教师的实验室图表(见表1),它由负责管理实验室的专家掌管,保存在实验室,这张表由教师记录在该实验室学习的每一学生的进度情况;第二种是学生合同图表(见表2),它归每一学生自己收执。每次学生离开实验室时,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将其进度填在表内,进度是分学科进行登记的,通过这张表,学生能对自己的作业进度情况一目了然,教师也能从中了解一个学生各科作业的全部情况;第三种是年级图表,强调做完所有作业的周数。这样可以看出每个班级或者整个学校总体进步的情况;第四种是用来登记一些走读学校里的出勤情况的。

1[5]P90

教师的实验室图表

 

科目(历史)

年级(4

作业1

教师(RNB

 

姓名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玛丽

 

 

 

 

 

 

 

 

 

 

 

 

 

 

2

路易斯

 

 

 

 

 

 

 

 

 

 

 

 

 

 

 

 

3

克莱拉

 

 

 

 

 

 

 

 

 

 

 

 

 

 

4

弗朗西丝

 

 

 

 

 

 

 

 

 

 

 

 

 

 

 

 

 

5

多萝茜

 

 

 

 

 

 

 

 

 

 

 

 

 

 

6

米尔德

 

 

 

 

 

 

 

 

 

 

 

 

 

 

 

7

海伦

 

 

 

 

 

 

 

 

 

 

 

 

 

 

8

安妮

 

 

 

 

 

 

 

 

 

 

 

 

 

 

 

 

9

等等

 

 

 

 

 

 

 

 

 

 

 

 

 

 

 

 

 

 

 

(注:一周的五个空格表示五天的工作,“—”代表完成了的工作,

如弗朗西丝只完成了周任务的五分之一,她的那道线划过五个空格中的两个)

 

2[6]P93

姓名

   贝蒂·安德伍德

学校

    儿童大学学校

开始时间

105

缺勤

地址

西72大街10

年龄:12

合同作}1

业序号

 

年级:2

 

4

 

19

 

20

 

20

 

20

 

20

 

20

 

 

 

 

 

 

 

 

 

 

 

 

 

 

 

 

 

 

 

 

 

 

 

19

 

 

 

 

 

 

 

 

 

 

 

 

 

 

 

 

 

 

 

19

 

16

 

17

 

 

 

 

 

 

 

 

 

 

 

 

 

 

 

 

 

 

 

 

 

3

 

18

 

 

 

17

 

 

 

 

 

 

 

 

 

 

 

 

 

18

 

 

 

 

 

 

 

 

 

 

 

 

 

 

 

 

 

 

 

 

 

 

 

 

 

 

 

 

 

 

 

 

 

 

 

15

 

 

 

 

 

 

 

 

 

 

 

 

 

 

 

 

 

 

 

 

 

 

 

 

 

2

 

15

 

10

 

12

 

 

 

7

 

 

 

 

 

 

 

 

 

 

 

 

 

6

 

 

 

10

 

 

 

 

 

 

 

 

 

 

 

 

 

 

 

 

 

 

 

 

 

14

 

9

 

 

 

 

 

 

 

9

 

 

 

 

 

 

 

 

 

 

 

 

 

2

 

 

 

 

 

 

 

1

 

13

 

3

 

5

 

 

 

 

 

8

 

 

 

 

 

 

 

 

 

 

 

 

 

 

 

 

 

 

 

 

 

 

 

1

 

4

 

1

 

 

 

 

 

 

 

 

 

 

 

 

 

 

 

 

 

 

 

 

 

 

 

 

 

 

 

 

 

 

 

 

 

 

 

4

 

 

 

 

科目

数学

历史

地理

英语

科学

法语

 

 

 

 

测验

A

A

B

A

A

B

 

 

 

 

(注:这张表是12岁的贝蒂·安德伍德从105日开始的作业合同,竖线旁的数字表示完成任务的是第几个工作日,如贝蒂第一天完成了历史科目一周作业的3/5,她可以在表上划一条贯穿五个空格中三个空格的线,在线的末端,她标上的1,就表明是她特定作业的第一个工作日)

 

1919年纽约伯克夏残废学校校长克兰夫人想改善教学方法,柏克赫斯特便把她的教育实验室计划介绍给克兰夫人,同年秋天,这计划便开始实行了,成效卓著。19202月,此计划在道尔顿中学校实行,并因此校而名其为道尔顿制。后,道尔顿制传到英国,根据现存资料可知,中国知道道尔顿制就是借道英国。

二、传入与实验

道尔顿制于20世纪20年代初传入我国,这与当时我国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是密不可分的。“五四”之后,儿童中心主义和教育即生活等理论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并逐渐被教育界的人士接受。从当时我国教育的具体情况来看,班级授课制和年级制的弊病成为教育领域里的突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学不能适合全班学生的程度。

19218月与19226月,《教育杂志》上先后发表了《达尔顿案Dalton Plans》、《道尔顿制实验室计划》两篇介绍道尔顿制的短文,引起了人们的兴趣。1922年起一些中学开始试行道尔顿制,其中以上海吴淞中学和东南大学附中的道尔顿制实验尤为引人注目。上海吴淞中学是最早开始实行道尔顿制的,对其倡导最力的是舒新城先生,而对道尔顿制态度最客观、用心最良苦的则是廖世承先生。

    为了证明道尔顿制在中国是否真正可行,廖世承既不守旧,也不跟风,而是于1923年,组织了东大附中10余名教师进行试验。廖先生在文章中介绍试验的方法:“我们从来就想做一种比较的试验(controlled experiment),将智力和学力相等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用道尔顿制,一不用道尔顿,然后比较其成绩。”[7]P93实验对象确定在该校初一、初二年级,各年级选取两个班,其中一个为实验班,另一个为比较班。参加实验的学生通过各种测验获得,其后将各种测验分数均化为T分数,再求出各个人智力T分数与教育T分数的平均T分数,根据平均T分数采用随机抽取法将学生分为同等能力的两个班,即前面提到的实验班和比较班。实验学科有:国文、英文、数学、混合地理、混合理科,其他科如图画、体育、乐歌、手工等仍采用平常教法。参加实验的教师选取平时喜欢研究新方法者,要求他们同时兼任实验班和比较班相同内容的课程,但需用不同方法施教。最后,还邀请舒新城担任研究股主任,指导教师熟悉道尔顿制试验的操作。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东南大学附中初二年级道尔顿制实验,穆济波主持。[8]

本级本期之教学计划是:

1.确定本级教学目的

1)使学生多读论说文,明了论证之方术而且有论辩的能力。

2)使学生对现实的人生现实的世界有深厚的同情与责任心,能自己渐次建立完美确定的人生观,鼓励着创造自己,完成社会。

2.教材选择及排列

属哲学思想及讨论人生行为者十,属科学方法的知识者二,纯文学作品十一,凡二十三首,均取自国语文读本第三册。(孙沈合选民智出版)二排列之先后见下表。

3.分配工作及工作指导(附表)

初级中学第二年第一学期道尔顿制之试验班学生工作表

上工作表本级甲组(非试验班)亦得使用但须注意下列各项:

1)每周星一、二、三日上课时间系讲习国语文读本(共3小时)。

2)上课前后须预习一遍(先参考)、复习多遍加评述写笔记(约3小时)。

3)余均依表中指导。

 

工作

种类

        

 

 

课堂研究

课外阅览

A 语法讲习

每周一小时(星期四日十一至十二时非试验班午后二至三时)

B 读书质疑

每周一小时(星期五日十一至十二时非试验班午后二至三时)

C 作法研究

间周一小时(星期六日十至十一十非试验班午前八至九时)

甲.爱罗先珂童话集(商务印书馆)短篇童话近玄想作品约七万字

乙.鲁迅小说集呐喊(北京大学出版部)短篇小说多写实作品约八万字

丙.吴稚晖上下古今谈 长篇小说科学浅说约二十万字

丁.李颉人译小物件(中华书局)长篇小说自叙传约十五万字

戊.章太炎白话文(泰东书局)偏重国学的散文约四万五千字

已。梁任公近著一上(商务印书馆)偏重世界大势的散文约十万字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随读随记每周读阅一次(非实验班每单程读阅一次但至少须有四则以上)

间周作文一次。每单程以第一第三周作。第二第四两周作文时间在课堂研究作法。

 

1.沙葬

2.今

3.一个人的生活

4.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

5.风雨之下

6.不朽论

 

1.二草原

2.自由

3.自杀论

4.人类之将来

5.精神独立宣言

6.智识阶级的使命

 

1.故乡

2.新思潮的意义

3.惯习之打破

4.狭的笼

 

1.隔膜

2.人间世历史之一片

3.科学的起源和效果

4.科学方法之分析

5.一件美术品

6.药

7.新闻记者

以上六种任阅三种但须

1)阅完一种始读二种

2)随阅随加评述或参考

3)一书读完当作一报告

 

 

 

 

 

 

(工作时间)

每周以受课六小时自习六小时计每单程四周共有四十八小时

(时间分配)

1.精读 每周五小时

2.笔记 每周一小时(每单程合计二十四小时)

3.作文 一次约三小时

4.作法 两小时(每单程合计八小时)

5.课堂研究(A)四小时(B)四小时(每单程合计八小时)

6.课外阅览 平均每周至少二小时每单程共八小时

全学期总计

精读十万字

笔记至少十六则(参考不计)

作文八篇

课堂研究四十小时

课外读书三种

 

 

 

 

 

1.精读之书(用按程递进法)第一单程二十小时共读二万字(每小时约一千字)第二单程二十小时共读二万二千字(每小时一千一百字)第三单程二十小时共读二万八千字(每小时约一千四百字)第四单程二十小时共读三万字(每小时约一千五百字)

2.笔记(分参考及评述两项)1参考不限字数2评述每则三百至五百字

3.作文(分命题及制题两种)1命题五百字至八百字2自由制题不限字数

4.课外阅览每小时约阅二千五百字至三千五百字每单程至少可看二万至二万八千字之多不计

(附)工作指导

一、道尔顿制试验班须由读者斟酌自己对于各科功课之缓急先后,在每一单程工作期限内,应一次或多次将本科指定工作做毕。

二、除课堂研究有定时外,各种工作,须入本科作业室料理。

三、精读之书,读毕每周指定篇目后,须连笔记呈缴,经教师审核认可,始予签记填注表格。

四、两组读书笔记应先撮述全篇大意,次加参考,次述读后感想或批评。

五、读时注意(1)本篇作意(2)作法(3)作品风格与作者的精神。

六、两组作文均注意论述与辩解、作法研究须参考国文作法(亚东图书馆)与辩论述术实习与其学理(商务印书馆)。

七、语法用孙琅工编中国语法讲义(亚东图书馆)每周分段指定预习。

八、读书质疑,须置笔记簿,在课堂速记。

九、课外阅览每种阅毕须报告读书所得(全书大意,作者主张,与自身感想及批评)。

……

在此项教学计划中,国语文教学唯一方法是:(1)利用文章形式与内容的研究以整理思想及熟练施用“语”“文”的技能;(2)利用文章或文艺的思想以陶铸其人格。

全部计划以人生问题为中心,以打破颓废消极的偷惰的思想,与建设新生命的新精神为主干。爱惜时间,寻求正当的生活,认识生命的价值,生命存在的意义;了悉社会状况的病因与最近代的新精神,以科学的智识完成个人任务等部分为研习之资料。

……

中华民国十二年九月一日 济波

三、结论与命运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我们确实发现道尔顿制比以往的班级授课制有优势:

1.道尔顿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主张让学生以一种研究的态度去学习,并打破了学科界限。从穆济波的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这期以人生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让学生涉猎各方面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

2.道尔顿制是在一种比较系统规划下的自由环境下进行的。它主要还是以科目为主,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以科目来划分的,课程内容相对集中。这样划分使道尔顿制中的课程内容更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不零乱,循序渐进。

3.道尔顿制给了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主的精神,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道尔顿制也解决了传统班级授课制下,教学无法满足全体要求的弊端。它允许学生加入自己所适合的团体中去学习,允许学生的进度和课程可以不同,可以自行调节,这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差异教学。

1924年夏,实验结束,历时两个学期。在实验即将结束时,对被试进行了严格的后测,结果却发现:初中一年级:国文、英文、地理、数学的教学,以班级制为优,但后两者可靠度差;理科教学以道尔顿制为优,但可靠度也差;初中二年级:国文、英文、地理以班级上课制为优,但后两者可靠度差,数学以道尔顿制胜,但可靠度小。总体来说,似乎各有优势,但从经济角度看,教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人数需要增加,学生做同样的功课,花费的时间要比班级制的学生多,而且学校花去的经费比班级制要多。

据此,1925年廖世承出版了《东大附中道尔顿制实验报告结论》,叙述了从实验中得到的感想和实验中的困难。他实事求是地分析了道尔顿制的理论特色与实践效果上的差异:(1)对于“合作”,道尔顿制于班级教学、分团教学等任何方法均无特殊的贡献;(2)对于“自由”,由于学生的先天禀赋与后天的努力程度不同,因此道尔顿制虽然允许学生自由学习,但是学习完成之后,成绩的差异依然很大,而且其完全建立在天性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容易造成放任自流的倾向,于是常有学生偷懒、逃学的事发生。此外,试验中还有七大困难:经济问题(教师、教室学生、设备方面)、考试成绩问题(笔记、口问、笔试、补考方面)个别差异问题(自由进行、共同演讲、考查成绩、升级升学方面)、操习的问题、系统的知识问题、团体教学问题(经济关系、合作关系方面)、训育问题(偷懒、不注意作业、少参加课外活动方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道尔顿制的优点在班级教学中也同样存在,而道尔顿制的缺点却一直难以克服,它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与此同时,其他学校也发现了这一些问题,列举事实说明道尔顿制不可行,而且并不一定就比班级授课制强,这些结论无疑给正在施行的道尔顿制以沉重的打击。这与传入道尔顿制的初衷产生了差距,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924年下半年起,中国的道尔顿制实验热潮急速衰退,实施实验的学校越来越少,虽经1925年柏克赫斯特的访华而在短时间有恢复,但仍是在走向低潮,学校基本都恢复道原来的班级教学形式。1930年风靡一时的道尔顿制实验终于偃旗息鼓。

四、反思与展望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失败,我们要反思的有很多,不能仅仅因为它来自异域文化,不适合中国国情而简单的加以否定。

在理论上,我们看到道尔顿制有很多优势之处,在试验过程中,舒新城、廖世城等教育家也进行了一些变通的,并且在实验当中进行改正。1925年舒新城曾撰文《今后的中国道尔顿制——并将两次参与道尔顿制实验失败的经验呈读者》,对实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并展望了以后道尔顿制在中国的情形,在文中,它写道:“我们可以得出两种相反的答案:(一)因人才上、经济上、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道尔顿制的学校逐渐减少以至于绝迹。(二)因世界教育思潮之影响,中国历史的背景与教育者之努力,道尔顿制在中国也与英国一样特别昌盛。这两种可能的路向,从表面看来,第一种最易实现,但在我看来,在实际上还是第二种的可能量最大。”[9]P527原因是他认为从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注意于儿童个性、“全人”生活方面来说,道尔顿制在中国是可以行的通的。通过这一切,我们看到了一种正确的文化心态与科学精神。但道尔顿制最后在中国还是失败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还有一些因素有待商榷:

实际操作上的误差。五四时期,在西方思想急速涌入的大背景下,人们在很多新事物面前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力,他们往往认为新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就一定能驱除传统教育的弊端。这种想法在介绍道尔顿制的初期文章中相当流行。直到后来,经过一段实践后,教育界才有所反思,但即便有所变通,基本原则与整体构架并没有改变,所以在现实环境下,它的基本要求与中国那时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是无法达到最终目的的。而且,当时有的试行道尔顿者,或是对道尔顿制不知如何行,或是一味趋新避旧,盲目使用,更有甚者,冒用道尔制之名以为号召的工具,如此等等,更是加剧了它的失败。

缺少对原理的全面认识。当时,道尔顿在西方也只是众多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种,尚未为实践证明是可以普遍推广的一般教学制度和方法。当时,道尔顿制在东大附中试验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附属林肯学校主任卡德威尔博士来参观,廖世城与其讨论,写道:“他说道尔顿制虽发源于美国,然在美采用的很少。即林肯试验学校,也未试行过。据他个人的意思,此制或适用于校中特殊班学生。所谓特殊班,就是指点‘天才生班’或‘低能儿班’。特殊班中的学生人数较少,教材进行,不按常则,所以此制似适宜。我个人也有这种主张,将来或须在附中组织一特殊班试行。”[10]P174且因道尔顿制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天性内发论,过分夸大了所有儿童的主观性和自觉性,导致了实验的失败。

中国国情的限制。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道尔顿制实行的实验室、取消固定课表制等措施,需要教学行政组织、教室、教材、教具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而在当时经费短缺的情况下,显然不能满足其要求。这必然会影响它的实际效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的作用,实行道尔顿制需要一批较高素质的教师,不仅仅拥有丰富的知识,耐心细致地向学生解答各种问题之外,还应该能够有效地识别学生的个别差异,有能力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与能力水平相当的学习方法,而当时的老师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的,所以不管在理论上有多么完美,实行起来就会大打折扣,无法体现其优势。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失败就全面否定它的价值。虽然道尔顿制遭到多方面的质疑,但美国道尔顿学校一直发展得很好,甚至被美国权威主流媒体《今日美国》称为“天才教育的摇篮”,所以不得不让我们以客观的态度再度关注它。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土壤与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刻,我们发现道尔顿制的一些教育原则和教育方式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有很多相似之处。

长期以来,课堂主要以教师单纯的教授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针对此,我们提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能把主体性教学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设定情景下狭小范围内的启发学生,这样并不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活跃思维的目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尽可能大的范围之内,在较少的约束之下,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指导,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研究,运用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完成新知识的建构与整合。道尔顿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功夫,道尔顿制下的学生在学校可以自由的制定自己的进度,追求自己的爱好,有问题自己找寻参考书,或与同学讨论,也可询问老师,但到月底,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这样一个氛围下,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学习的能力、发展其个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道尔顿制的另一个出彩处是十分注重注意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信的人。道尔顿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进度学习,避免了过度比较,而使某些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弊端,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任务,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优秀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资质平常的学生轻松发展。这与我们的教育改革的目的也是吻合的,我们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符合其个性的发展。

道尔顿制强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和我们现在倡导的学习观有很大的联系。学习型社会的来临,使得学习观的时空扩展到“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一种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并养成一种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地发展,从而为他们将来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巨大作用。道尔顿制实行过程中,在作业布置、检测学生或是帮助学生解答疑难的一系列过程中,教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同样,在新课程改革中,也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教师在教学中起着极大的作用,不但是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者,而且还是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一言一行都对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道德、思想、工作素质,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施行教育改革,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帮助学生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20世纪初期创造的教育理念和原则仍然可以成为我们新时期教育的指导和借鉴。“采用任何方法,当先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何种方法能达到我的目的?”[11]P175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2][3][4][5][6][美]海伦·帕克赫斯特.道尔顿教育计划[M].陈金芳 赵钰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10][11]廖世承.东大附中道尔顿实验报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8]穆济波.初级中学国语文教学研究——道尔顿制与非道尔顿制比较教学的报告之一[A].南京师大附中.南京师大附中[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9]舒新城.今后的中国道尔顿制——并将两次参与道尔顿制实验失败的经验呈读者[A].吕达 刘立德.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