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会大学的联合办学对当前民办高校发展的启示

 

肖玮萍

(江西师范大学 高教研究中心)

 

  要:教会大学是指西方传教士在华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教会大学史上,教会大学通过联合办学,克服了自身办学条件的不足,提高了教育水平,为教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其成功实践为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教会大学   联合办学   民办高校   启示

  

所谓教会大学是指西方传教士在华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其数目并不多,发展最盛时全国也不过10余所。存在的历史也不长,从19世纪末最初成型起至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被撤消。然而,教会大学在中国教育乃至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半个多世纪的教会大学发展史上,由于各种原因,教会大学通过联合办学,克服了自身办学条件的不足,提高了教育水平,给教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其成功实践为当前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教会大学史上的两次联合办学

1、第一次联合办学

1815年传教士马礼逊创办英华书院,掀开了近代教会学校历史的第一页起,教会教育便如火如荼般地在中国兴起。随后几十年中,教会教育逐步从初等教育向中等教育程度发展。自80年代始有些传教士开始尝试创建教会大学,如狄考文主持的山东登州文会馆、卜舫济执掌的上海圣约翰书院。到19世纪末,中国已有十几所所谓的教会大学或学院,但据杰西·格·卢茨判断:“在1900年前没有一所真正达到大学水平”。[i]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矛头直指在华外国势力,许多教堂和教会学校被焚烧。这使西方传教士普遍认识到:要根除老百姓反洋排外的情绪就必须争取中国的文人学者、知识阶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有文化、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中国教会领导人。1902年壬寅学制的颁布和1905年科举制被宣布废除后,新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京师大学堂被恢复重建,各省兴建了高等学堂,还有实业学堂、师范学堂和法政学堂等,它们为中国学生接受新知识提供了较多的场所,教会学校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为了使教会大学有较强的竞争力,传教士们进一步认识到,必须使教会大学规模庞大、课程完善,拥有完备的实验室和图书馆、优秀的教师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而要达到此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联合多个差会的力量,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办若干所一流的教会大学。正如金陵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在中所说:“孤往则精力分而收效浅,共作则菁华聚而成功多”[ii] 为此,在山东,登州文会馆、广德书院、青州神道学堂、共和医道学堂等联合组建了齐鲁大学;在南京,益智书院、宏育书院和汇文书院合并组成金陵大学;在北京,华北协和大学、北京汇文大学和北京协和神学院合并成燕京大学;在武汉,文华大学、湖滨大学与雅礼大学合并成华中大学;等等。据1921年统计,当时的14所教会大学中,有11所是由不同差会联合主办的。通过联合办学,教会大学的规模迅速扩大,教会大学的实力也得到增强。自此,教会大学不仅成型,而且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

2、第二次联合办学

抗日战争时期,在战火纷飞、学校所在地遭受沦陷的严峻形势下,绝大多数教会大学被迫辗转搬迁。为了能够继续生存,相当一部分教会大学又一次联合起来。与第一次联合办学相比较而言,此时的教会大学采取松散结盟的方式,相互利用对方的师资、校舍、设备进行协作办学,同时又自成系统,拥有完全的独立性。例如,金陵大学、燕京大学等相继撤退到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协和大学进行联合办学;之江大学先与东吴大学等在上海租界实行联合办学;随后之江大学内迁至福建邵武,与福建协和大学互选课程;最后之江大学再迁至重庆,与东吴大学法学院、沪江大学商学院联合办学;

抗战时期,各教会大学之间的联合办学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第一,举行例会磋商协调关系。由于各大学都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校风,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也都各有特点。为了做到既协调一致,又能各抒所长,各教会大学经常举行各种例会进行磋商协调。以成都华西坝的几所教会大学为例,每周各校校长都要举行一次例会,对行政、财务、教职员待遇等问题做出共同决定。此外,每月各校教务长和注册主任还要聚在一起商议关于课时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各校的训导长也定期磋商关于学校训导事宜。

第二,对教学采取统一安排、分别开课的办法,允许学生跨校系自由选课,各校相互承认学生选读的学分。仍以成都华西坝几所教会大学为例,当时,基础课和专业课由各大学分工开设,规定各大学外文系的学生在第一学年结束时必须参加联合举行的统一考试。各系高年级的课程则按教师的专长分工开设。[iii]

第三,联合举行毕业典礼。从1938年至1940年期间,迁入上海租界的各教会大学每年6月下旬都在上海的大光明戏院举行“华东基督教大学联合毕业典礼”,由各校代表分别授予学位,充分展示了教会大学之间的良好协作精神。

   通过联合办学,教会大学在办学规模、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各校师生由于朝夕相处,互相取长补短,既增进了友谊,也扩展了知识。战时教会大学的合作办学,是在非常时期所采取的一种特殊做法,它开创了大学间联合办学的成功范例,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二、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若干问题

2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数量增长很快,实力也有很大增强。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有民办高等学校175所,在校生81万人,民办的其它高等教育机构1104所,注册学生100余万人。有一部分民办高校经过积累,固定资产壮大到十几个亿,开始从“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有些省市的民办高等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撑起了当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民办高等教育的繁荣背后掩藏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

第一,民办高校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缺乏整体优势。目前我国虽然有1200多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但是许多举办者和办学者还没有真正着眼于整个民办高教发展壮大的气魄,他们通常出于个人和本校利益考虑,站在一校一人立场上思考学校的发展问题。为了生存,各民办高校相互之间竞争非常激烈,突出表现在对生源的激烈争夺上。为了争夺生源,有些民办高校每年不惜花费几百上千万元进行招生宣传,甚至以降低学费、降低录取分数线来吸引学生。争夺的结果就是:学校生源质量大打折扣,学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缺乏,学生进校后无法兑现承诺的学习条件等。可以说,招生大战使得民办高校自身内部两败俱伤。

第二,民办高校的整体规模相对庞大,但有相当数量的高校仍在进行小本经营。2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积聚了相当的实力。从学校的数量来看,有人说“民办高校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但是,不可回避,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发展趋势。相当大的一部分高校校均实力差,正进行小本经营。以位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前列的江西省为例,据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江西省有各类民办高校44所,其中在校生规模少于300人的就有15所,占了民办高校总数的1/3。而在校生规模最大的蓝天学院有2万多人,规模最小的只有50人。据报道,基于一些承担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办学规模萎缩,江西省教育部门正在考虑取消这些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资格。[iv]

第三,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民办高校不仅要明显弱于公办高校,而且还要受到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从总体上看,我国民办高校还没有发育成熟,却又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尤其是生源市场的竞争。对于多数民办高校来说,学生数量多少是决定生存的关键。由于公办高校连续几年扩招,民办高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源危机。公办高校不仅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以吸引优秀生源,而且利用长期形成的品牌优势和民众的传统观念,采取降低录取线、举办民办二级学院、开办自考助学班、建立网络学院等方式,与民办高校争夺落榜生源。此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下,国外高校也开始对中国进行强劲的招生宣传活动,以吸引中国学生到国外就读。

诚然,从理论上讲,目前我国公办高等教育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民办高教发展的空间很大,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理论上的发展前景要成为现实,取决于我国民办高教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能否在与公办高校甚至国外高校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否则,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最终将面临危机,被高等教育市场所淘汰。

三、联合办学——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如前所述,我国现有的民办高校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分散经营、小本经营的状态。民办高校数量较多,但竞争力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整体上仍处于为公办高校拾遗补缺的位置。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地位,将不利于民办高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与公办高校竞争,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因此,在制定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时,民办高校可以考虑借鉴近代教会大学联合办学的做法。         

虽然,今天的民办高校与昔日的教会大学二者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从办学主体来看,它们都属于私立大学,都具备了私立大学的一些特点,且都要面临着与公立大学的竞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昔日的联合办学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联合办学在内涵上也有很大的延伸,已不仅仅是指单纯的高校合并或相互利用对方的师资、校舍、设备进行协作办学而言,但是“联合”的本质和目的仍未变。

总之,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长远战略考虑,民办高校应当走联合办学的道路。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将有利于优化民办高校的学科与专业结构,改善和提高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增强学校的办学和竞争实力,将在民办高等教育内部产生一批学科门类较全、学科水平较高、师资力量较强、足以与公办高校抗衡的民办高校典型,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促使民办高校整体上台阶。

民办高校走联合办学的道路,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选择:

第一,民办高校之间的联合。这种模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采取股份制的方式,联合已发展起来的有一定基础的民办高校,合并成实力强的民办高校集团,发展成品牌名校;另一种情况是针对一些办学实力比较薄弱的民办高校。通过对学科、专业和师资的统筹安排,在统一品牌下招生,对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以共同抵御市场的风险。

第二,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的联合。民办高校可以与公办高校合作办学,并成为公办高校的民办二级学院,即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应遵循教育部规定的“七独立”,按民办教育体制运作,成立董事会。母体的高职培养任务由独立学院承担;同时,独立学院与母体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方达到互惠互利。

第三,民办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企业出资支持学校办学,派高层管理人员到学院任教,在学院设立奖学金,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并为企业提供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这样既可以解决学校因资金短缺带来的困难,企业也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人力资源。目前许多高校实施的“订单式”教育就类似于这种模式。

第四,民办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联合。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民办高校能较快地理解、吸取并实践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的经验,发展成为名牌民办大学。而学生学历文凭得到国际上的承认,既可培养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人才,又可减少人才流失。

 



[i] [] 杰西·格·卢茨著,曾矩生译《中国教会大学史1850-1950》,第28、30页。

[ii] 张宪文主编:《金陵大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iii] 黄新宪著:《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iv] 《中国教育报》,20055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