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NE.SNNU.EDU.CN
设为首页
 

 

赵学勇主要论著

 

著作

  《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赵学勇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现代作家与东西方文化》,参著(吴小美等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沈从文名作欣赏》,参著(赵园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参著(王瑶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新文学与乡土中国——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与西部文学研究》,赵学勇等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的小说世界》,赵学勇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参著(徐瑞岳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文化与人的同构——论现代中国作家的艺术精神》,赵学勇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学术论文

  《在历史的反思中探索——近年来沈从文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中国新文学对自然生命形式的两次呼唤》,《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6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鲁迅·乡土文学·生命主题》,《兰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1987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1993年《中国文学年鉴》对该文评述)。

  《论“五四”文学创作的情绪特征》,《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沈从文创作的哲学意识和审美选择》,《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4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五四”精神与当代参与意识》,《甘肃日报》1989年5月4日。

  《现代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命题——论沈从文的文化观》,《吉首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沈从文研究专号)。

  《20年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意识》,《兰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人与文化:“乡下人”的思索——沈从文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兰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北方论丛》1989年第2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文明与传统的交战——论沈从文的道德观》,《甘肃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推荐论文)。

  《论郁达夫创作的忧郁情结》,《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 3期。

  《文化深蕴中的艺术营造——论周作人的审美观》,《兰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在配套改革中全面提高〈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质量》,《兰州大学学报》1993年高等教育专辑。

  《沈从文创作的民俗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1期。

  《论郁达夫的艺术个性》,《郭沫若研究》第11辑(1994年)。

  《中国现代作家审美研究的突破》,《江汉论坛》1993年第10期(该文收入《国家八·五科研成果汇编》一书)。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兰州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中国乡土文学:从现代到当代西部》,《海南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

  《人与文化:乡下人的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比较论》,《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文摘报》专评述)。

  《吴立昌与沈从文研究》,《复旦学报》1994年第5期。

  《当代中国文化“商性”管窥》,复旦《大潮》(经济·文化论丛)1994年第3期。

  《“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创作心理比较》,《小说评论》1994年第4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中国现代文化人形象的自我塑造》,《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张爱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沈从文与民俗文化》,《吉首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沈从文研究》专号。

  《探寻失落的生命之途》,《国风》1995年创刊号。

  《路遥的乡土情结》,《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守望乡土:经验与悲愤》,《小说评论》1996年第3期。

  《文明交汇处的痛苦》,《社会科学探索》1996年第4期。

  《论新时期作家的自我意识及其演变》,《当代文坛》1997年第2期。

  《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探索——张承志研究评析》,《兰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办特色教育 抓实践培养 创国内一流硕士点》,《西北高等教育》1997年第1期。

  《鲁迅研究中的儒学阴影》,《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2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反抗危机者的史学背影——前期“新写实”批评的一种再思考》,《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文学史意义的失构——“新写实”与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自然·生命·历史》,《读书》1999年第3期。

  《表现于洒脱背面的沉重——〈朝花夕拾〉与〈文化苦旅〉的精神联系》,《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审美通合:东方的美丽与悲郁——沈从文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飞天》2000年第5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中国文学的本土化意义及前瞻》,《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

  《重读 20世纪 50年代小说经典》,《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返回简介 

 

Copyright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School Of Distance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教学教务咨询电话:029-85303711—4转1006或1007;技术支持:85303711—4转1010
传真:029-85303729 邮箱:webschool@snnu.edu.cn 邮编: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