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舒宪,1954年9月20日生于北京,汉族。1982年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86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0年国家公派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作访问学者。1994年受聘为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1995年获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奖助金,赴台北“中央研究院”访问讲学。1996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作访问教授。1999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同年到美国耶鲁大学作客座教授。2001年应英国学术院邀请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作访问教授。2003获四川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任《20世纪国外文艺学丛书》等多种丛书主编。1999-2000年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英国学术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访问教授;2003年荷兰皇家学院访问教授。1993年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在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研究等方面颇有成果,曾在《中国比较文学》、《文艺争鸣》、《上海文论》等刊物开辟个人专栏,在革新文学研究方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所倡导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国内形成声势可观的新流派。已出版《文学与人类学》、《中国神话哲学》等专著、译著24部,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文化》《哲学研究》《文艺研究》等发表论文300余篇。1997年首批获国家级学科带头人“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曾荣获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奖、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2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东方文学史”、“西方文学史”、“20纪文学理论”、“比较文学”、“文化人类学”、“中国文化概论”等8门。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山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扬州大学、东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耳本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台湾清华大学、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韩国道教学会、梨花女子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伦敦大学等地短期讲座。
曾在《中国比较文学》、《文艺争鸣》、《上海文论》等刊物开辟个人专栏,在革新文学研究方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所倡导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国内形成声势可观的新流派(详见方克强《新时期文学人类学批评述评》,《上海文论》1992年1期)。90年代以来主持中国古典的现代阐释学术工程,已出版七种约500万字,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反响,被认为是中西学术结合的一种范例,建树卓越,自成一体(详见《关于跨文化阐释--叶舒宪教授访谈录》,《中国文化与世界》第三辑,1995;《中西会通的学术追求》,《新闻出版报》1995.11.6;《从神话原型理论到人类学三重证据法--叶舒宪先生访谈录》,《中文自学指导》(上海)1996年1期;《文汇读书周报》1999年4月3日)。〈贯通中西的学术追求:记叶舒宪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4期。海外反响见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研究》第十三期,美国《华尔街时报》1991年元月10日,台湾《中央日报》1992年1月6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