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韵学家竺家宁先生为研究生讲学

    

  应我校文学院邀请,著名音韵学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教授竺家宁先生为我校研究生讲学。

  竺先生是一位在国学方面造诣精深的专家,特别是在声韵学、词汇学、佛经语言、语言风格学等方面,建树尤多。他不仅在国内几十所大学做过讲座,还远涉美国、日本、韩国、捷克等地讲学,为把国学推向世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次为研究生讲学的主题是“段玉裁《六书音韵表》”。

  8月28日下午,长安校区文渊楼一楼的多媒体教室济济一堂,异常热闹。掌声中竺先生展开了对段玉裁《六书音韵表》极富特色的解读。首先,是将段氏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思路结合,每讲一处不仅分析段氏卓越的见解,还把他思考问题的方法及其洞察力,提到显著的位置,让同学们对段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一览无余,是学问途中“教”与“导”的精彩结合。其次,是将古代语文学研究与现代语言学研究挂勾的讲授方法。段氏的成就是那个时代的高峰,竺先生的解读,则能通古今之变,结合现代语言学知识予以分析,并能辅之以方言及英、韩等外国语例,是研究过程中“精”与“通”的精彩结合。再次,是家常导入,意蕴深远。“台湾地域狭小,很难看到咱们师大这么宽阔的校园。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多收获……”“大陆的音韵学会三百多人,台湾的声韵学会二百多人,谁多呢?台湾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会知无不言。”竺先生是我们请来的客人,但也是炎黄子孙,亲切的话语,寄托了对国学后继有人的殷切希望。这是“教”与“育”的精彩结合。

  继第一次讲学之后,应广大同学的邀请,8月31日下午3时,竺家宁先生再次为研究生们作了一场题为“台湾地区中国语言研究与教学综述”的专题报告。

  竺家宁先生依次从文字学、声韵学(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语法学、华语教学和台湾地区的方言学研究这七大版块儿向我们详尽地展示了自98年以来台湾地区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书以及硕博论文的情况。报告的题目虽然是“综述”,但竺先生却在每个问题之间插入了丰富的治学内容,为我们传达了语言学各个方向的研究重点以及应从何种角度进行研究的信息。这对于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以及研究的方法等等,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竺先生还就语言学专业研究生目前最关心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谈到选题时,他说:“选题不能一味求新,别人写过的题目,我们也可以再做。”同样也可以做到“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在研究方法上,竺先生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应把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二是做学问,搞研究是平时点点滴滴功力的累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能有所成就。再次,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地问“为什么”,真正的学问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报告之后,同学们纷纷向这位著名的学者请教。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竺先生都逐一给予解答。由于时间所限,许多同学来不及当场就教,对此,竺家宁先生告诉大家,他讲学的内容都放在了自己的网页上,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继续联系、讨论。

  郭芹纳教授在评点中指出,竺家宁先生的讲学不仅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而且还有两大特点,一是深入浅出,把艰深難懂、令人望而生畏的“绝学”,讲得明白如话,这正是竺先生学术精深的最好反映。二是讲学语言幽默。我国传统的声韵学常常被视作最为枯燥的学问,而竺家宁先生却讲得妙趣横生。这种幽默,使得艰深可畏的学问变得简明而亲切了。

  郭教授锦上添花的评点,让同学们回味无穷。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我们衷心地感谢竺先生的精彩演说,也衷心地希望两岸的学术交流日渐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