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力坡度

与河流一样,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自水位高处向水位较低处运动,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克服沿程阻力要产生水头损失(如图),地下水从水头为h1的Ⅰ点渗透到水头为h2的Ⅱ点,为克服沿程阻力所产生的水头损失为△h=h1h2,水头损失h与渗流路程长度L之比值,我们称为地下水在该地段的水力坡度,即I=△h/L,这个水力坡度,也就是地下水面线的坡度。这个公式只适用于地下水面坡度沿程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然而,在实际的地下水运动过程中,地下水面沿程时刻在发生变化,比如当隔水底板是水平分布是,地下水只能在地下水面线倾斜时刻才能发生运动,这样沿渗流方向上水力坡度是沿程变化的,水面线上任一点的水力坡度就不能用公式计算,而只能用该点的斜率表示。如图,如果我们沿水流途径上取一无穷小长度ds,在ds长度上如果水位差为dh,则该点的斜率为dh/ds;由于随着流程的增加而水头损失降低,即水头沿水流方向在ds距离上的增量是负值,而水力坡度为正值,所以任一点的水力坡度为I=-dh/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