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部 > 史記·六國年表序 >  释读
史記·六國年表序
太史公讀《秦記》⑴,至犬戎敗幽王⑵,周東徙洛邑,秦襄公始封爲諸侯,作西畤⑶用事上帝,僭端⑷見矣。《禮》曰:“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其域內名山大川。”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後仁義,位在藩臣⑸而臚⑹於郊祀,君子懼焉。及文公逾隴,攘夷狄,尊陳寶⑺,營岐雍之間;而穆公修政,東竟⑻至河,則與齊桓、晉文中國侯伯侔⑼矣。是後陪臣⑽執政,大夫世祿,六卿擅⑾晉權,征伐會盟,威重于諸侯。及田常殺簡公而相齊國,諸侯晏然⑿弗討,海內爭于戰功矣。三國終之卒分晉,田和亦滅齊而有之,六國之盛自此始。務⒀在強兵並敵,謀詐用而從衡短長之說起。矯稱⒁蜂出⒂,誓盟不信,雖置質⒃剖符猶不能約束也。秦始小國僻遠,諸夏賓⒄之,比于戎翟,至獻公之後常雄⒅諸侯。論秦之德義不如魯衛之暴戾者,量⒆秦之兵不如三晉之強也,然卒並天下,非必險固便形勢利也,蓋若天所助焉。
注释
或曰:“東方,物所始生①;西方,物之成孰②。”夫作事③者必于東南,收功實④者常於西北。故禹興於西羌⑤,湯起于亳⑥,周之王也以豐鎬伐殷⑦,秦之帝用雍州興⑧,漢之興自蜀漢⑨。
注释
秦既得意①,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爲其有所刺譏也。《詩》、《書》所以复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②。然戰國之權變③亦有可頗采者,何必上古④?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⑤,成功大⑥。傳曰“法後王⑦”,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學者牽⑧于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⑨,此與以耳食⑩無異。悲夫!
注释
余於是因①《秦記》,踵②《春秋》之後,起周元王③,表④六國時事,訖⑤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諸所聞興壞之端⑥。後有君子,以覽觀焉。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