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文獻囊括了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等凡十五類,可謂林林總總,包羅萬象,其數量亦浩如煙海,所有這些史籍對於我們瞭解歷史、研究歷史都是不可或卻的資料。所以掌握和閱讀這些史部文獻對於歷史專業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但限於課時,我們也只能選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史記》、《漢書》等史書中的個別篇章作詳細講解,很多史部類別如編年、詔令奏議、地理、職官、史評等都沒有涉及,這些都需要大家利用課餘時間去閱讀瞭解。

閱讀學習史部文獻的目的是為了運用史料,但不是史部所有的文獻都可以作為史料直接引用的,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明白。如史部十五大類中的史鈔類只是對其他史書的鈔錄,只能作為瞭解歷史用,不能作為史料引用。又以編年體《資治通鑒》為例,其中唐五代部分可以作為史料引用,其他部分材料來源於正史,是不能作為史料引用的。因此在閱讀史部文獻的同時還應該瞭解它的史料價值,以便更好地利用這些史料。